金谷園,別名梓澤。
石崇因山形水勢,筑園建館,挖湖開塘,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
周圍幾十里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
他還用絹綢茶葉、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的金碧輝煌,宛如宮殿。
每當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的時候,桃花灼灼,柳絲裊裊,樓閣亭樹交輝掩映,蝴蝶翩躍飛舞于花間;小鳥啁啾,對語枝頭。
所以人們把“金谷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詩曰:“金谷當年景,山青碧水長,樓臺懸萬狀,珠翠列千行。”
金谷園中園,乃是石崇‘寢宮’。
來來往往的侍女,皆穿著華美侍女服。
其侍女服的材質,皆是蜀錦所成,不僅將侍女美貌的身姿顯現出來,更是直奔主題。
有錢兩個字,在金谷園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體現出來了。
便是廁所,也不能用茅房稱之了。
石崇的廁所修建得華美絕倫,準備了各種的香粉、香膏給客人洗手、抹臉。
經常得有十多個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著錦繡,打扮得艷麗奪目,列隊侍候客人上廁所。
客人上過了廁所,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來穿的衣服脫下,侍候他們換上了新衣才讓他們出去。
凡上過廁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廁。
有一位官員名叫劉寔,他年輕時很貧窮,無論是騎馬還是徒步外出,每到一處歇息,從不勞累主人,砍柴挑水都親自動手。后來官當大了,仍是保持勤儉樸素的美德。
有一次,他去石崇家拜訪,上廁所時,見廁所里有絳色蚊帳、墊子、褥子等極講究的陳設,還有婢女捧著香袋侍候,忙退出來,笑對石崇說:“我錯進了你的內室。”
石崇說:“那是廁所!”
劉寔說:“我享受不了這個。”
遂改進了別處的廁所。
金谷園的奢華,是體現在細處的。
石崇的財產山海之大不可比擬,宏麗室宇彼此相連,后房的幾百個姬妾,都穿著刺繡精美無雙的錦緞,身上裝飾著璀璨奪目的珍珠美玉寶石。
凡天下美妙的絲竹音樂都進了他的耳朵,凡水陸上的珍禽異獸都進了他的廚房。
外國進貢火浣布,晉武帝制成衣衫,穿著去了石崇那里。
石崇故意穿著平常的衣服,卻讓從奴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
石崇的姬妾美艷者千余人,他選擇數十人,妝飾打扮完全一樣,乍然一看,甚至分辨不出來。
石崇刻玉龍佩,又制作金鳳凰釵,晝夜聲色相接,稱為“恒舞”。
每次欲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聽佩聲看釵色。
佩聲輕的居前,釵色艷的在后,次第而進。
而且在金谷園中,美姬侍女大多消瘦,有體態輕盈之美。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侍女各含異香,笑語則口氣從風而飏。
石崇又灑沉香屑于象牙床,讓所寵愛的姬妾踏在上面,沒有留下腳印的賜真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腳印,就讓她們節制飲食,以使體質輕弱。
因此閨中相戲說:“你不是細骨輕軀,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西晉的奢靡**,石崇算是其中的最高體現者了。
中園內堂碩大無比,占地比之宮殿,亦是不差分毫。
以至于歐陽建潘岳左思等人跪坐期間,堂中十八個美姬翩翩起舞,還是有一種空曠的感覺。
主位之上,石崇一身華美衣裳,頭上戴著文冠,身后,則是有一排的俊美侍女手握如意香囊各種物件,在后面侍立著。
石崇年紀與潘岳相仿,如今早就不是年輕人的模樣。
想當年,石崇年輕之時,亦是翩翩公子,如今肚子卻逐漸圓潤起來,頭上的頭發也是日益唏噓,實在是讓人不住的感懷年少時的光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