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后,大乾王朝又打著“正人心,棄邪說”的口號,多次征集民間廟宇的圖書,大修典籍。但是卻再也沒有修武經、道經之類的書了,轉而全部都是仁義禮法,大義忠誠之類的百家經義。
而民間那些收集起來的道教籍,則都被焚燒一空。
不僅如此,大乾王朝更是下令,嚴禁民間私練拳棒,嚴格控制天下廟宇道觀,越發加強了對民間武力的控制。
不過大乾王朝雖然禁止私練拳棒,但卻鼓勵王宮貴族、宗室練武,騎射。同時在軍隊之中開辦了“講武堂”。
“明面上以士大夫壓制武官,卻在暗中培養武官,確保朝廷掌握絕對武力,好一個大乾王朝,有點意思!”
岳峰看著兩部書,心中感慨萬千。
這兩部書可是不那么容易看到的,大乾王朝有法律,傳抄、刻印武經、道經者,輕則全家充軍,流放三千里,重則甚至會掉腦袋。
當然了,這是相對于一般人而言,若是有權有勢者,自然可以無所顧忌,就好比現在,這兩部書不就到了他的手中嗎?
一聲輕笑,岳峰翻開了武經,武經開篇就講:武學最終,乃堅固肉身,超脫生死,絕非殺戮逞強,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不過,想要練就出可以橫渡苦海的身體,并非易事,武學修煉,需得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初的練肉開始,到練筋,練膜,練骨,練臟,練髓,換血,共分七大層次。
練肉:為練武之基,運動周身將全身之肉練得結實飽滿,反應靈敏,能敵二三人圍攻,講武堂內把這樣的層次的武者稱之為“武生”。
練筋:全身筋伸縮強勁,爆發力量兇猛,身體敏捷,能敵六七人,這樣的人在軍隊里面叫“武徒”。
練膜:全身皮膜結實,抗住打擊,一發力,人皮如牛皮一般堅韌,能被十多人包圍還可以戰勝,方有資格被稱為真正的“武士”。
練骨:全身骨骼堅硬,洞穿力強大,肉身更為敏捷,抗擊打力更強,能敵數十人。這樣的人通常被尊為“武師”。
練臟:通過呼吸吐納使內臟強大,呼吸連綿深遠,體力悠長,幾乎能力敵百人,行走疾如奔馬,跳躍靈動如飛鳥,是為“先天武師”。
練髓:拳法武術的修煉已經深入骨髓,這樣的人,已有資格開宗立派,是為大宗師。
換血:骨髓強大之后,進過修煉,全身血液煥然一新,所謂是練髓如霜,練血汞漿。脫胎換骨,伐毛洗髓。這樣的人,能敵數百人,為武中圣者。
“武生,武徒,武士,武師,先天,大宗師,武圣!”
“童生,秀才,舉人,貢生,進士!”
“這大乾王朝之所以將文武之道劃分的如此詳細,看來,為了掌握天下文武,他們也是費盡了心思。”
岳峰翻閱武經,雖然有不少的收獲,但這收獲卻并不如他想象之中來得那么大,因為,他深知這武經之上所載的武修之道,其實大都是被閹割過的,在常人眼中,或許武圣已經算得上是至高存在,但在他看來,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