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遠的資歷不夠吧,他才出道幾年?三年還是四年?真正能夠成為行業領袖級別的人物,誰不是在行業中躬耕了十幾二十年,為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才有現在的地位的?”
“對,我也是這個觀點。優秀是一回事,但能否一直優秀下去,才是一個人是否有資格站在最高處的力證。看看電影人協會歷屆會長和副會長,哪一個人沒有一段傳奇?許遠,還缺點火候!”
“是啊,首先談貢獻,他的貢獻在哪兒?起碼我沒有看到太多。”
許遠的支持者們,也有理有據。
“沒有貢獻?許遠拿了奧斯卡你拿了嗎?在全球范圍內都宣傳了我們華國電影、音樂、電視劇、綜藝,這不是貢獻?”
“有一說一,許遠這幾年的貢獻,比有些劃水蹭功勞的人十幾年的貢獻還多。他的獎項也能夠說明這一點,有些人這么多年,不說獎杯,提名都沒有幾個!”
“就是,即便不拿獎項和收視率、點擊率欺負你們,但起碼許遠的人品過硬,敢作敢當,不像某些人,黑料一大堆!”
雙方相互攻擊,最后居然開始有明星站隊,層次分明。
不過還好,陣容還不是特別強大,關系也談不上多親近,這些大都是一些提前押注入場的選手,想為往后博一個前程。
一旦這個架勢繼續下去,牽扯的人越來越多的話,許遠就算不想一戰都沒辦法。
這就是很多時候,事情推著人往前走。
古往今來,例子很多,李淵、趙匡胤,甚至歷史上大部分起義,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成分。
只不過有些人真的是被局勢推動,而有些人是暗中推動局勢然后假意順從局勢,師出有名罷了。
但不管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許遠自己真的沒有興趣去參與電影人協會副會長的角逐。
別人眼中的香餑餑,對他來說,其實是個雞肋,弊大于利。
對于有正事做的人,尤其是在一線還有很大潛力攀登的人來說,是不會過早的進入各種協會和機關的。
因為他們在一線的不斷成功,就是未來的進身之階。
現在積累的越多,日后就站的越高。
提前入閣,反而是被閹割了未來。
包括現實中也是如此,拿文協等等舉例。還在當紅期的大神作者,是沒有興趣加入各個文協,哪怕是擔任領導職務。
做那些文案工作,哪怕只是開會和給一些活動站臺,都要浪費他們太多時間。
不如碼字來的實在,賺錢又多還能繼續積累人氣,日后自有一飛沖天的時候!
而不少后繼乏力或者積累足夠的老牌大神,才會開始在各種文協中鉆營或者君臨天下。
同理。
這次電影人協會副會長之爭。
顯然也是壞事一件。
多半是FCZ傳媒在商業競爭失敗之后的陰招。
接招,許遠前途不說盡毀,但絕大部分經歷都會被行業協會牽制,各種會、各種活動,不去就是瀆職,去了就耽誤自己的事情,兩難。
不接招,事實上就會形成許遠低頭的假象,將很多搖擺不定的潛在的支持者拱手讓給他人,從而讓對方擁有了大范圍抵制和打壓許遠的實力。
關鍵接招的話,也未必接得住,他們肯定不止一把牌。
陰謀?
不,這是陽謀,你看不看得破,都無解!
但魯迅先生有句話說得好。
破陰謀的法子,就在棋桌上。
而破陽謀的法子,則在桌案之外。
魯迅:“臥草你打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