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必須給我出兩個節目啊!”陳柯文是真的來求助了。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春晚缺節目?
不可能的!
這和之前的中秋晚會不一樣,這可是春晚,為了爭一個春晚表演的節目,無數大明星擠破了頭。那些平時在外面身價高到不行、人氣旺得通天、頗有天第一老子第二架勢的當紅鮮肉、小花之類的,為了上春晚甚至可以接受幾個人擠一個節目。
春晚的魅力,由此可見。
在華國,沒有上過春晚的,一定不是頂級明星。
而上過春晚,即便只是普通咖,但某些時候那格調一拉起來,也不會比頂級明星差多少。
擺譜,也要有譜。
春晚,就是娛樂圈中最大的譜之一。
陳柯文之所以頭痛,是因為他是來當救火司令的。
春晚成功了,人家會說是前一任干的好,各種構架都是人家搭建的,你陳柯文就是一個簡單的工具人。
春晚不成功,那人家就會說是你陳柯文辣雞了。
想甩鍋都沒法。
除非……更換幾個主要節目。
如果更換的這個幾個節目中,有特別出彩的,那好評就是陳柯文的了。
沒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算陳柯文自己不注重名聲,但他身邊那一群事業伙伴還有身后的金主爸爸們也不答應。畢竟陳柯文的名聲壞了,間接也會影響到陳柯文導的電影、電視劇上。
利益相關,不得不爭一爭。
而最近幾年,春晚口碑爆棚的節目,除了幾個出彩的小品之外,就是許遠和孟筱萱的歌了。
講道理的話,小品出彩可以理解,但歌曲出彩真的很少見。
不是說歌好效果就一定好,春晚這個大環境,很玄妙的。
但成功的人,人們往往會覺得他們再次成功的幾率更大。
“真的假的,我可是有一段時間沒上春晚了哦。心動了啊!”許遠呵呵一笑,算是答應了陳柯文。之后兩人約定了時間,許遠這邊準備,到時候去彩排。
這算是特別流程了。
正常的春晚節目,是會準備小半年的,還指不定上不上。
哪有許遠這種,說上就上的。
……
片場。
小北和陳念認識之后,小北提出保護陳念。
此后,陳念每天上學放學,小北就遠遠的跟在她身后。兩人從不交流,仿佛陌生人一般。
這是小北的主意,他是有前科的不良少年,不希望和陳念這種尖子生有太多交流,以免陳念承受她本不該承受的非議。
這個地方,原作者或許是出于對某些名作的模仿,融梗。所以她自己可能都不清楚這一段還反應著什么深刻的內容。
但其實,小北和陳念的做法,無形之中控訴了這個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和非議。
言論絕對自由帶來的,必然是不受控制的語言暴力和霸凌。
所謂的網絡霸凌,其實就是言論暴力在網絡上的體現。
那種不負責任的傷害,正在傷害整個社會。
這一段的拍攝,主要是取各種光影的景。
到時候需要呈現出來的效果,永遠都是千禧站在陰暗之中,而周冬魚身處光明。
強烈的對比,震撼人心且意有所指。
“咔!很好。”
許遠鼓掌。
他的鼓勵式教育已經初現成果。
千禧的表演愈發自然,開始融入那種壞小子的狀態了。
而且有趣的是,千禧飾演的小北,是那種雖然很壞,但也老被別人欺負的角色,有時候又有些可憐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