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是否報道的是真相,你是否有良心,是否在為資本發言等等,都不重要。
說白了,新聞工作者有時候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們只是事實的搬運者。而那些事實的制造者,從行業屬性上來講,地位就是比他們高。
只要事實存在,就不會缺乏優秀的報道者。
全球媒體行業的服軟,如同一枚炸彈,讓所有在這期間沾過許遠便宜的人都心驚膽寒。
要知道,這可是全球媒體啊。
而不是哪一家。
就在許遠解決了這一趴之后,下一個被討債者也浮出了水面。
百事集團公開人員變動,三位高層被開除,離開實際操作崗位。這是近三年來,百事人員變動最大的一次。
據悉,這三位就是在許遠失蹤期間,力主通過一些特殊手段吃下許遠在BodyArmor股份并且順勢再踢開科比的人。
又一位巨頭服軟。
和討債相對應的,是對留守者的犒勞。
許遠在大米粒尖的所有產業,酒店、飲料公司、劇組等成員,全部提高了薪資,讓其達從行業一流標準變成了行業領先標準。
這份工資,是其他同類同級別公司匹配不了的。
因為他們給不起!
因為許遠產業中的留守者,人數并不多。
可以說,這一次各方大挖人,固然挖走了一批精英。但也幫許遠的麾下進行了一遍篩選,讓那些靠得住的人能夠被許遠看見。
所以,高新和高額獎金自然就少不了了。
不僅歪果,國內也是同樣的,甚至提升幅度比國外還要大。
飲料集團、百雀靈等旗下的高層待遇大幅度提高。因為這些集團屬于工廠,生產線具有穩定性。這一次扛過了風波,主要是靠高層的堅定意志。
而瘋行、檸雪的員工,各項待遇直接提升到了行業最高。
演員、經紀人的權限和合同全部重簽,各方面都比原來更劃算。
除了年限加長了之外,分成比例、假期等人文關懷、資源提供,所以人幾乎全部都有巨大提升。原來在瘋行只能享受三線資源的,現在可以拿到二線甚至是一線資源。
原來就能拿到一線資源的,現在給你組建工作室的權限,讓你自由發展,公司只給指導意見和精品資源。
這些人,愿意留下的,又豈會在乎年限?
一時間,許遠的帝國瞬間煥發勃勃的生機。
與其說是許遠被打劫,不如說他是借這次機會完成了一次大瘦身。企業返老還童,去蕪存菁,完成了一次新陳代謝。
這種機會,是任何大公司都夢寐以求的。
君不見,多少大公司成功五年至十年后,最大的問題就是處理以前的老員工。
曾經的瘋行,從無到有,用了五年還是八年的時間崛起。
那么這一次,根基猶在的瘋行,崛起需要話多久?
一年還是兩年?
國內娛樂圈瞬間沸騰,人人自危。
不少新入場的企業相互聯系,準備聯手抵制許遠,徹底瓜分瘋行。
這一次,瘋行不倒,其他人每一個睡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