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是故意碰瓷許遠,從而憑此獲得迪士尼的青睞,拿下了一個好機會。
得罪許遠固然不明智,但只要回報足夠,有什么活兒都不缺人。
星球大戰系列意味著什么?
這再簡單不過了。
作為好萊塢最最最頂級的大IP,星戰系列的任何一個崗位,都是所有人不能拒絕的誘惑。
因為它必火!
一部必火的電影,你去成為了它的導演、它的演員,甚至哪怕只是它的燈光攝影化妝,可等電影成功了之后你的身價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是妥妥的鍍金,還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的那種。
什么?
你說萬一撲街了怎么辦?
抱歉,星球大戰系列的片子,不可能撲街。
別說正傳不會,前傳不會,哪怕是歪傳都不會。
這就是星球大戰的號召力,他是一代人的情懷,他曾經風靡全球,他無所不能。
即便是《復仇者聯盟》目前的勢頭如此生猛,但在最近兩次電影的比拼上,《星球大戰》依舊占據了上風。
迪士尼現在大部分記錄,都還在《星球大戰》系列手中就是最好的證明。
《游俠索羅:星球大戰前傳》總投資預計2.5億米元,有大量星球大戰正片中的知名演員加盟。采用了迪士尼最好的特效團隊和設計團隊,其中怪物原型超過了一千個。
這絕對是大制作。
原本的導演和迪士尼最大的分歧在于,對故事拓展的方面不同。
迪士尼希望能夠按部就班,導演當一個拍攝機器就行。而任何一位有想法的大導演,都不會同意這種創作方式,他們都希望加入自己的內容。
那種幾十個人一人一部分的劇本,一字不改的拍出來,絕對是對藝術的侮辱。
甚至也是對觀眾的侮辱。
能糊弄一時,卻絕對糊弄不了一世。
最后他們談崩了。
霍華德這才趁虛而入。
沒有靈魂的拍片機器?
我可以啊!
每天躺在片場就有錢拿,就有名聲賺,這種好事哪里找?
要不怎么說人各有志呢。
霍華德雖然導演的作品眾多,其中也不乏精品,但近十五年來他的創作風格愈發的趨近保守,正是各大公司最喜歡的那種任人擺弄型導演。
霍華德走馬上任,《游俠索羅》也因此,被人們和《當幸福來敲門》放在了一起比較。
講真,這不公平。
前者是超級IP,2.5億的大投資,大卡司無數,還是商業電影劇本。票房上,很明顯會形成碾壓級別的優勢。
而后者,投入據傳僅有五千萬米元,不過是前者的零頭。巨星有且只有一位,還是近些年來票房號召力明顯下滑的威爾·史密斯。
加上描述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米粒尖,那段歷史不可能讓人喜歡。這一看就知道票房不會有多優秀。
但偏偏,因為許遠和迪士尼,這兩部片子,不得不來做一次比較。
這一次,哪怕許遠確實創造了很多奇跡。
但大家都選擇支持《游俠索羅》。
沒辦法,情懷+資本,許遠拿什么去破?
這一次,迪士尼是真的想輸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