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瘋行上了一檔新的綜藝,號稱要改變國內綜藝格局。”
“真的假的,國內的綜藝格局?這口氣也太大了吧?”
“是有點夸張,但這就是瘋行啊。看看許遠做過的事情,確實每一件都有巨大的影響。你說電影和電視劇本來就有高峰也就算了,但國內新綜藝可是許遠開辟出來的。”
“新綜藝之父,這個曾經許遠最有名的標簽,現在反而變得不顯眼了。”
“到底是什么綜藝?講真的,我目前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么綜藝形式了。看看國內的綜藝,基本上都是復制許遠的模式,或者從霓虹、寒國那邊購買的。”
“說起這個,霓虹那邊的綜藝行業是真的慘,聽說他們國內幾乎所有的綜藝全部被我們國內的人買了。而且當初大家都是批量購買的,總體價格還壓得非常低。現在那群霓虹人后悔了,想要賣高價,但已經沒有作品了。”
“其實,從之前的《演員》你們應該就能看出瘋行的路子了。國內各大電視臺和播放平臺,花錢花陣容去嘗試各種綜藝。而瘋行,只需要在配件上進行升級就可以。”
“當年的《歌手》就是在傳統的歌手選拔比賽中,復刻了形式,升級了陣容,從而取得空前成功的。《演員》也是通過升級陣容,讓一群明星來進行本職工作的比拼,和求職節目有些像。”
“可這些節目,也沒有跳脫窠臼,演員和歌手從事的依舊是他們最擅長的行業,他們都是以一群專業人的身份在進行比拼。大眾和他們,依舊還存在距離。”
“這也是《好聲音》依舊能夠在這些節目中堅挺的原因。他們依舊不算無敵,除非有一檔節目,能夠讓一群明星就像普通人一樣,完全任人挑選,被人評價。”
網友分析的很對。
明星和素人,是有差別的。
你可以評判一個素人的演技,但你只能吐槽一個明星的演技。
現在明星,要么參加真人秀,要么就是作為評委出場,怎么可能被人挑選?
畢竟他們可是明星啊。
之前已經說了,從85花開始,國內明星就不缺錢了,一個個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后,只有少部分人還愿意繼續在專業領域躬耕。
她們連獎項都不在意了,她們連同行前輩的評價都不在意了,還會讓普通網友去評判和篩選她們嗎?
不可能!
明星都是有自己驕傲的。
就算許遠真的能夠找到一些人,估計也是他們瘋行的一些小藝人。沒什么行業地位,沒什么人氣,甚至都沒有人知道。
練習生,是大眾心目中,能接受被人選擇和評價的娛樂圈最高身份了。
再往上,誰還不認為自己是個角兒啊?
想讓她們成為選秀選手,在人們的投票中一步步向前,實在是太不可能了。
當即,就有媒體對“瘋行大動作”投去了嘲諷的評論。
暴走小事件:據傳,瘋行企圖召集成名藝人,進行深度PK!
娛樂慢回頭:網友選擇,大眾評判,明星買不買瘋行的帳?
小鵬嘚吧嘚:瘋行出昏招?敗壞自己圈內為數不多的好人緣?是許遠飄了,還是他覺得明星提不動刀了?
這樣的新聞,開始不斷的帶節奏。
一時間,全國網友都知道了,瘋行準備召集一批藝人,而且是女藝人,參與某個競爭性極強的比拼型綜藝。
大家都認為不可能。
大部分人認為,瘋行也就是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