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持拓海是一般人嗎?
他可不是。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劍持拓海是這樣的人。
將自己的朋友,都能一個一個殺死,你要是用常人的想法來考慮劍持拓海,那明顯是不行的。
所以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動,正常人不會做,可是不表示劍持拓海不會做。
而且一定是損人不利已嗎?
如果損人利己呢?
這你能說得準嗎?
季攸寧坐在余驚鵲身邊,同樣是擔心起來,關系到了余驚鵲的安穩,她立馬就變得認真。
“你覺得劍持拓海會對付你嗎?”季攸寧覺得這一點同樣需要確認一下。
“會。”余驚鵲沒有再去糾結劍持拓海會與不會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就不需要考慮了,那就是一定會。
畢竟余驚鵲算是將劍持拓海給玩了,對方能忍氣吞聲嗎?
“如果他想要利用這個秘密來報復你,不是也會影響他嗎?”季攸寧想不明白這一點,如果被羽生次郎知道了魚向海的事情,劍持拓海算是什么?
算是知情不報,魚向海雖然算不上反滿抗日分子,但是當時脫離日本人,在日本人看來就是叛徒。
劍持拓海保護一個叛徒,羽生次郎能愿意?
面對季攸寧的問題,余驚鵲苦笑著說道:“我也想不通這一點。”
說完這句話之后,兩人就開始默默思考起來。
季攸寧嘗試性的問道:“會不會羽生次郎根本就不會知道。”
“你的意思是說,只有蔡望津會知道嗎?”余驚鵲認真思考起來,這個可能性大嗎?
怎么才能控制范圍,只讓蔡望津知道,不讓羽生次郎知道。
“蔡望津敢聲張這件事情嗎?”季攸寧的一個問題,讓余驚鵲有點思路。
蔡望津敢嗎?
如果是之前,蔡望津一定敢。
因為這件事情,可以將余驚鵲和劍持拓海一起對付了,畢竟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余驚鵲就是騙子,蔡望津怎么可能還信任余驚鵲。
劍持拓海本來就是敵人,那么一起對付,豈不是更好。
但是現在呢?
蔡望津剛剛和羽生次郎的關系緩和,如果就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能還會更加糟糕。
這是蔡望津不想看到的。
而且蔡望津知道魚向海的身份,隱瞞不報,利用魚向海,挑撥余驚鵲和劍持拓海的關系。
魚向海就算是叛徒,那也是日本人。
打狗還要看主人呢,蔡望津這是先斬后奏,當然了,蔡望津沒有殺人,在蔡望津看來,是魚向海自己承受不住心里壓力自殺了。
只是羽生次郎不是傻子,同樣是聰明人,猜都猜到蔡望津的用意了。
之前蔡望津和羽生次郎的關系不好,他不在乎這件事情被知道,畢竟這件事情里面,蔡望津只是懷疑調查,然后對方自殺,他又沒有確定對方的身份,羽生次郎也不能說什么。
只是現在關系緩和,蔡望津不想再弄僵了。
那么就算是蔡望津知道了這件事情,恐怕也不會現在告訴羽生次郎,甚至是就不會告訴。
只要蔡望津對付余驚鵲就完了,告訴不告訴羽生次郎有關系嗎?
最重要的是什么?
魚向海蔡望津找不到,就不能給劍持拓海定罪,哪怕是最后弄到了羽生次郎這里,劍持拓海一口咬定自己不知道。
可是余驚鵲不行。
只要這個消息傳到了蔡望津的耳朵里面,那么就證明魚向海這件事情,不再是秘密。
之前是秘密,蔡望津認為只有自己和余驚鵲知道,萬群已經死了。
那么現在其他人知道了,可能劍持拓海也知道了,不管真的假的,只能說這件事情不是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