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溫柔地笑道,“還在廚房里,娘這就去端。”
夏氏又端了一個大碗過來,一手還拿著一個玉米面餅子,坐到桌旁。她的碗里只有大半碗面湯,稀稀落落地有幾個面條。
夏離還想給夏氏夾一些面條,夏氏阻止道,“離離乖,多吃些好的,早點把身子骨養好,也能幫幫娘。”
夏氏這么說就是想讓女兒多吃些,其實家里的事很少讓女兒動手。
看到夏離蒼白的小臉,尖尖的小下巴,精致的五官,夏氏心如刀絞……這不是她該過的日子。
夏氏趕緊側過臉去擦擦眼淚,低頭吃飯。
夏離沒注意到夏氏紅了的眼圈,也沒矯情,坐在床上繼續吃起面條來。吃完后,覺得身上似乎有了一些力氣,就想去看看自己將要生活的地方,便掀開薄被下地。
夏氏把衣裳拿過來幫她穿上。是一件水綠色細布夾衣,一條淺橘色粗布裙子。雖然洗得有些褪色,但沒有補丁,在鄉下可算得上好衣裳了。穿上那雙半新舊的淺妃色小繡花鞋,夏氏就讓女兒坐在桌前,給她梳了個雙丫髻。髻上系了一圈妃色絲帶,絲帶系了個蝴蝶結,還垂了一節在耳后。
對于女兒,夏氏樣樣精心仔細,沒有一點馬虎。
夏離也看出來,夏氏雖然自己極其節儉,但在女兒的吃穿用度上很舍得,也很嬌慣女兒。看看自己的小手就知道了,細嫩軟滑,柔弱無骨,這雙手比她前世的手還細嫩白晰,只是要小得多。
而且,原主剛滿六歲時,夏氏就開始教她打絡子和繡花。八歲以后,夏氏還花錢請秀才娘子林氏教她認字寫字,直到半年前秀才娘子已經再無可教,她才沒有繼續去秀才家學習。
李秀在鄰村石板村才開了一個私塾,附近幾個村只有這一個學堂,學里有十幾個學生,很是受人尊敬。他的媳婦林氏,父親也是秀才,識文斷字。
夏氏完全是照著有錢人家的小姐來教養閨女的。
夏離看看銅鏡里的自己,小瓜子臉只有巴掌大,蒼白的肌膚還有些發青,彎彎的眉毛濃淡得宜,大大的杏眼明凈清澈,小而翹的鼻子,小嘴雖然沒有什么血色,卻如花瓣般柔嫩美麗。
真是個美人胚子。
這模樣跟她前世有五、六分相似,卻要更精致一些,也更柔弱。雖然個子只有一米五五左右,但本尊還小,也沒有來月信,有繼續長高的可能。
這個漂亮的小模樣可不像夏氏,夏氏只能算清秀,那一定是像親生父親了。原主也沒有見過親爹,沒有一點他的印象。記憶中夏氏對她親爹諱莫如深,概括起來只有幾個字——是個京郊的秀才,死了。
有個跟自己前世相像的容貌,讓夏離有一種意外之喜。
她欣賞完自己的美貌,向外走去。大病初癒,加上好幾天躺著沒動,走路都有些搖搖晃晃,夏氏趕緊過來扶住她。
來到堂屋門口,不高的門坎還要借著夏氏的力才能跨過去,身體真是弱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