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就不是用他的名氣和他的收入來決定的。是用他對這個社會做出的貢獻來決定的。
當我們生活在歌舞升平的環境中,我們就會忘了那些在科學道路上的奮斗者。當我們遇到了戰爭和災難的時候,我們肯定就會想到那些可以用他們的智慧扭轉乾坤,拯救萬民的科學工作者。
當病毒來襲,疫情嚴重。萬民處于恐慌之中的時候,我們還能指望誰呢!難道是那些明星大腕。難道你指望他們能把病毒給娛樂走嗎!顯然不大可能。我們只能指望醫學研究人員,早日研究出對抗病毒的藥物,讓人們早日可以安心地生活在陽光下。
科學對于這個社會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這一點,國家領導人遠比我們普通的老百姓更是心知肚明。雖然娛樂圈的明星大腕,對這個社會的年輕人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出來,這種影響其實是很微弱的。
絕大部分學生仍然會選擇理科。他們決不會因為有了明星大腕,他們就要選擇文科,然后走進藝術學校。顯然大家還都是非常明智的。
我們國家在民國的時候,北大的校長蔡元培也曾經是很想讓愛因斯坦到中國來看看。讓中華兒女都領略一下科學圣人的風采。無奈這個圣人由于種種原因,而沒有到我們的北大演講。
可這個科學圣人因為回國路徑上海也曾經逗留了兩天,對那個時代的中國也有了一些片面的看法。正因為這樣,這個偉大的科學圣人,才說了一些有傷國人面子的話。
現在這個偉大的科學圣人早就離世了。他在世的時候,中國仍然是一個比較落后的國家。不過,現在中國早就是今非昔比了。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朝氣蓬勃,科技之花燦爛輝煌。一個理性而科學的國度。一個讓世人舉世矚目的國家。互聯網科技,早就讓中國在這個最先進的科技領導領先了世界。
我們如今站在世界之顛。遙想科學圣人當年說的話。我們應該可以自豪地對他說,‘愛因斯坦,你又錯了。中國早就超出了你的想象,他更象一艘巨輪,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劈波斬浪奮勇向前。’
誰也改變不了這個社會,唯有科學。誰也無法把我們帶進人類的終極夢想——**社會,唯有科學。誰也無法培養精神文明之花,唯有科學。
科學對于我們這個社會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我們這個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的科學的基礎之上。我們根本不用羨慕明星大腕。因為他們這些人本身都是科學的產物。如果不是科研人員發明了電視電影,怎么可能有什么明星大腕。現代影視藝術的根基就是科學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應用。
明星大腕的成功,本身就是科技的成功。明星大腕本身就算科技產品。他們雖然不懂科學。可他們身上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還有他們手里拿的,身上帶的。以及他們表演的舞臺,無不是用科學技術包裝起來的。
要說在上個世界,科學和藝術還算是兩個獨立的領域的話。在二十一世紀。科學和藝術已經是融合到一起了。特別是互聯網娛樂科技的誕生,更是科學和藝術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
未來,肯定是一個娛樂業一家獨大的社會。娛樂業從長遠來看,肯定是最有前途的行業。但是娛樂業不管怎么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持。或者說,娛樂業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科技行業。
而實質上,不管是娛樂還是科技,他們的核心都是興趣。興趣才是推動社會發展變化最根本的東西。雖然它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把它拿到臺面上來說這個問題。
可是現實社會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不管是科學還是藝術都是興趣所致。人類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人類有對大自然和周圍新鮮事物的一種好奇心。或者說,就是一種對周圍事物的興趣。
興趣很重要,興趣很重要,興趣很重要。重要的事只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