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李易也算是出名了
為什么,我們總說現在大學生的工作難找。難道是真的難找嗎!其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大家現在也應該明白了。
其實,社會上的工作就那樣一些行業。我們說工作難找的時候,根本就不是說找不到工作。而說,你找不到你夢想中的工作。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最夢想的工作,可能就是那些既非常輕松,又能拿很多錢的工作。
試問,天下有免費的午餐嗎!你不付出怎么能有回報,你不為工作做出貢獻,那公司又怎么可能給你工資。你想要拿高工資,你就要給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你要是沒有能力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那公司又怎么會給你高工資。
所以說,根本不是工作難找的問題。而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這個問題并不是表現在所有的大學生身上。而是表現在一些上了大學,還要靠父母養著的大學生身上。
這些大學生,他們上了大學后,就只知道吃喝玩樂,從來不想著要進行社會實踐,從來不去勤工儉學。這樣的大學生,他們一但畢業后去找工作的時候,就會無法適應。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工作過。根本不知道上班是什么樣的感覺。
因為在大學里面,你如果不去努力學習。老師也不會管你。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一個充分發揮你個性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要是不把握好這大學的四年青春時光。不去規劃自己的未來,不去勤工儉學,不去打工養活自己的話,那你以后畢業后,就會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因為你無法適應社會競爭給你帶來的壓力。
所以說,每一個將要上大學的學生,和正在上大學的學生。都要明白這一點。大學的四年時光,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不把握好,那對自己將來的影響是很大的。
有很多的學生,在上中學的時候,可以努力拼搏,奮發圖強。可是一但到了大學,就開始放松了。不再想著努力奮斗了。因為他們感覺,我已經考上了大學了,我已經算是功成名就了,我不須要再奮斗了。
這就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思想。要說二十多年前,你有這樣的想法,或許還算是可以。因為那個大學生畢業后,是聽從國家安排分配工作的。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是自主擇業,是競爭上崗。你要是還象二十多年前的大學生那樣。就等著大學畢業后,就擁有一份輕松體面的工作,這又怎么可能。
所以說,對于一個有遠見的大學生來說。從他們考上大學開始,就知道自己應該自立了。自己以后要獨立生活,用自己賺來的錢養活自己。并且,會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而那些沒有自主意識的大學生,就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自己的生活費不夠花,還要向父母來要錢。
兩相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那些上了大學。還伸手向自己的父母要錢的學生,他們的素質是多么的低下。
而這些一直靠父母養活著的大學生,等他們畢業后,也就很難融入到這個社會當中,他們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工作,他都是工作,不可能象上大學那樣的輕松自由的。
其實,并不是那些真的家庭貧窮的大學生,他們才會自立,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有一些家里有錢的孩子,人家也會自立,人家上了大學,也會自己打工賺錢養活自己。
這并不是一個客觀的原因。雖然說家庭貧窮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客觀的原因而很早就開始獨立生活。但也不是說,家庭貧窮的孩子,就都是這樣的。也有一些家庭貧窮的孩子,他們上了大學,也是不愿意去兼職賺錢,就想著讓父母給他們錢花。
其實,這兩種大學生,他們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上學。并不是由客觀因素決定的。誠然,客觀因素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主要的作用。
客觀是變化的條件,主觀是變化的根本。任何人都是一個主觀的人。他的想法和做法也都是他自己的主觀決定。要是總是找一些客觀原因的話,那只能說明你是一個素質低下的人。
其實,我們總是說什么窮人富人呀!總是把社會上的人分為窮和富人。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個分法是沒有什么道理的。什么是窮什么是富。這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