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鈞現在已經能確定,剛才的熊貓就是得到“神獸之魂”的那一只,它從朝歌的西苑逃了出來,出現在這里就是要跟他打招呼。
但是打完招呼就跑,說明它并不喜歡被人類豢養?
秦鈞帶著人回到竹筏上,又靜靜地等了一會兒才下令道:“起行!”
竹筏被撐離岸邊,繼續順流向北而去。
一天之后,竹筏匯入大河主流,由奴隸們劃槳逆流航行。
直到一個多月后返回周國,秦鈞都沒有再看到熊貓的蹤影,但是他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感覺,這只神獸可能一直在跟隨著自己。
只是它不想要現身,就沒有人能在荒野發現它。
秦鈞和“瑞獸”相互行禮這件事,這一路上也成為了眾人的談資,儼然有演變成為神話傳說的趨勢。
連帶著他們對秦鈞,也多了一些以往所沒有的敬畏。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竹筏終于抵達“鎬城”。
這座周國的首都,規模比朝歌要小得多,人口也只有一萬多。
如果說朝歌是一個鄉鎮,那鎬城就是個土村子。
它唯一像樣的建筑,就是一道夯土的城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難怪平彥身為周國的首席外交官,會因為仰慕朝歌的繁華而成為慕商犬。
竹筏在鎬城的渡口靠岸,周姬發的父親、周國的當代國君姬昌,帶著正妻太姒和嫡長子姬考、文武官員前來迎接。
不同于地球歷史上那位超牛逼的“周文王”,這個世界的姬昌只是個能力平平的守成之君。周國在他的治理下維持著以往的疆域,包括一個鎬城、一個豐城,另外還有附屬的幾十個村寨。
眼下面對犬戎的進攻,姬昌也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他才會派出次子去朝歌,向商王進貢的同時請求援軍。
結果援軍沒有到來,只得到了一批物資。
這位中年國君的臉上,不由流露出了失望、焦慮的神色。
不過姬昌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性情較為寬厚,對秦鈞他們沒能完成任務他非但沒有責怪,反而溫言勉勵了一番。
“父親,吾欲從軍以擊犬戎!”秦鈞向姬昌說道。
但姬昌卻搖了搖頭,滿是疼愛地拒絕:“汝尚幼,不可從事兵刀。”
秦鈞堅持請求了幾句,但是姬昌始終不肯松口。
接著太姒、姬考他們也加入進來,對秦鈞想要從軍的愿望表示很欣慰,但是堅決不同意他上戰場。
秦鈞現在才十五六歲,而且一直都是飽受疼愛的嫡次子。
讓他跟去朝歌見識見識也就罷了,上戰場這種危險的事哪能輪得到他?
面對這些家人的反對,秦鈞沒辦法只能暫時接受現實。
晚上,鎬城舉行了一場宴席,為秦鈞他們接風洗塵。
結果宴席剛吃到一半,秦鈞就看到一個戰士從外面匆忙趕來,在姬昌的身邊低聲說了些什么。然后姬昌就神色凝重地宣布宴席結束,自己帶著姬考和文武官員離席而去,秦鈞則被衛兵帶回自己的住處。
“是前線有緊急軍情?”秦鈞心里猜測。
總算他是周國君子,讓身邊的侍者出去打聽了一下,就了解到剛剛有一群周國戰士從北方逃回來,他們駐守的“上北寨”今天被犬戎給攻破了。
上北寨的位置非常重要,被破之后鎬城就將直面犬戎的兵鋒!
如果秦鈞掌握著周國的指揮權,他完全有信心抵御住這次犬戎的進攻。
但現在他雖是姬昌的嫡子,能力方面卻完全不受信任,就算要向姬昌進言也受限于信息,無法根據形勢給出具體的建議。看姬昌他們的態度,完全就是把秦鈞當成孩子,軍議都不給他旁聽的機會。
這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真是讓人渾身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