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鈞走了一會兒,就看到前面有一群人聚集。
他加快腳步湊了過去,只見有個中年人正蹲在地上,手里拿著圓規、尺子和石膏粉筆,在一個半米長寬的黑陶板上作畫。
這中年人干干瘦瘦,一身舊衣服顯得臟兮兮的,頭發扎成一個散亂的發髻,胡子拉渣顯得不修邊幅。
不過他手拿著圓規直尺,在陶板上作畫卻是非常熟練。
只見他“唰唰唰”十幾個步驟,就在陶板上畫出一個幾何圖形,正是武王當年傳于天下的單規作五等分圓圖。
中年人指著陶板,向圍觀的眾人問:“爾等可知此為何物?”
“此乃‘后天分圓圖’也。”一個圍觀者回答。
中年人滿意點頭:“然也!此圖乃武王所作,其曰:孰能證之,可為神!自武王東去,無數賢良之士皆研習此圖,歷經二百余年方由‘青微子’證之,其法傳于天下。青微子逝后得天子封神,乃‘青微星君’是也。”
秦鈞聽了中年人的話,不由感到有些驚訝:后天分圓圖被證明了?
而且,是武王東去才二百多年,就被人證明了出來?
這個青微子是啥人?牛逼啊!
秦鈞留下那個“后天分圓圖”,還曾經想過幾百年之后自己再來建立幾何體系,然后把那道題目給證出來。
但現在看來,他似乎有點小看古人了!
武王以圣人天子之尊出題,而且還拿出“可為神”這樣的超高待遇為獎賞,那道題目受到的重視可想而知。
如此大批智者摸索二百多年,建立一套幾何體系并非不可想象。
而建立了幾何體系,再證明“后天分圓圖”就簡單多了。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像從礦石提煉出金屬造出鋸子,以及用這把鋸子造一塊木板差不多:解決了前一個問題,后一個問題不過是水到渠成!
想到這里秦鈞既欣慰,又有點微微的蛋疼。
欣慰的是這個世界的人,只靠他當年輕輕推了一下就自己走出那么遠,就像孩子長大會獨立了一樣。
蛋疼的是,這都是文明成就啊!
被NPC搶先實現,他這個玩家豈不是少了許多分?
秦鈞繼續看著中年人,只見他拿著尺子做了幾條輔助線,同時向在場的人群講解其中的推論過程:“此甲點連乙點,丙點連丁點,兩線相交于戊點……此不言自明也……復作新線,與此二線交于子點、丑點……”
這個世界由武王引入了“琉璃數字”,而符號標志則是用單字。
不過每個單字都被極度簡化,比如“甲”這個字寫起來更像“φ”,熟悉之后用著也很方便。
最終,中年人放下尺規指著陶板道:“至此,后天分圓圖得證,此為‘青微證道圖’。”
他說著搖頭晃腦,一副悠然神往的表情:“形學之道,奧妙無窮也!”
向眾人演化了青微子證后天分圓圖,中年人似乎還覺得不夠過癮,接下來他用麻布把陶板擦干凈,又在上面畫起了另一幅圖畫。
秦鈞在旁邊看得清楚,這卻是“十五等分圓”圖。
中年人做完圖之后,同樣進行了一番講解。
“十五等分之法,以三分之二弦減五分之三弦則可得之,此以數解形也。其為青微子所作,后人稱其為‘青微后天分圓圖’,以別于‘武王后天分圓圖’。世之分圓圖者,先天分圓圖唯一,而后天分圓圖無窮盡也!”中年人最后總結說。
周圍的許多人雖然迷迷糊糊,甚至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但卻依然站在那里聽得如癡如醉,就好像正在聽著神秘傳奇的故事一樣。
秦鈞看得暗自點頭,中年人的兩個證明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