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城東邊的一處大院內,一位老者在屋檐下也許是看這雨水惆悵,便扭頭望向了陪自己看一下午雨景的孫子道:“要不是丞相賜雨,用不上幾年,青云城就變成了空城咯!”
老者悲嘆一聲,摸了摸年約十四五的少年腦袋,“還有你爹爹與娘親,要不大旱來了,他們也不會在邊城走親戚求糧,被那些賊人給殺了啊..”
老者言道此處,是唉聲嘆氣,這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心里的苦事,是怎么說,都說不完。
這也使得他血氣方剛年紀的孫子瞧到,是心疼與自己相依為命的爺爺,便盡挑好的來說,先哄著讓老爺子回屋休息。
可末了。
少年心里又氣不過自己父母的事情,便帶上了家里的棍棒,連夜去往了城南街道,把城內的神廟佛廟,全部砸了個干凈!
且這‘呼呼啦啦’的動靜不小。
讓城南附近一位專門雕刻神像的石匠見到,不僅沒有責備少年,反而還準備用一塊青石雕刻出來趙舟的石像,再放于了城中廟宇。
同樣。
這些晚上發生的事情。
在衙門府院內操控雨節的趙舟亦是知曉。
只是自己又不修‘香火信仰道’,加上自己目前還沒‘專業的香火’神兵、寶貝,唯一的‘世界樹’還在仙劍放著,就算是有人參拜自己神像,也無法快速修什么香火道。
但這百姓們的心意,趙舟是真心領了。
于是。
趙舟以恩報恩,就覺得青云城大旱剛過,他們還需要朝廷的再次‘援助’,才能真正脫離了這大旱之苦。
“這大旱不是一場雨就可以下落的。”
趙舟站在屋外望了一會大雨,就向著院內四周值守的百騎道:“收拾一番,待明日清晨,回朝。”
“是,丞相!”夜下大雨中的百騎左右對視一眼,分出一人去收拾行李、喂養馬匹,為明日啟程做準備。
剩下的人還是任由大雨‘噼啪’落在鐵甲上面,敬忠的站在原地未動。
而趙舟思索了幾息,卻又讓百騎分出幾人,去把那爺孫倆給連夜接過來,明日一塊回帝都。
因為趙舟六識與世界神通、覆蓋全城,當然也知道少年把神仙的廟宇給砸了!
就像是那句話怎么說著。
這位少年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真當是敢想敢為!將來也是條好漢!
但不說這些。
趙舟卻是知道,這廟宇一砸,等那神仙們下界找自己事的時候,肯定還會再順路說這廟宇的事情,繼而牽連到他們。
如今,還不如明日順著把他們也帶上。
或者簡單來說。
趙舟就是這樣偏袒護著自己子民,就看那些神仙能怎么著自己。
而也在此事落下。
趙舟第二日清晨,就告別了青云城相送自己的百姓,帶著那爺孫二人,以及百騎又向著帝都方向行去。
尤其這一路上也沒發生什么事。
再加上人界與天界時間流速不一,天庭更沒有那么‘消息靈通。’
因此。
一直待趙舟第十天夜晚回到帝都,這一路都行的平坦,就像是自己來青云城斬仙一事,更像是來回‘游玩’了一圈。
但是。
隨著趙舟進了城內,帶著人回往丞相府的時候。
沒過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