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師被南宋的丞相斬了。而這位丞相,如今正在南宋帝都內。”
此時,云霧繚繞的天庭中。
四十余位仙家齊聚,其中二郎神、月老,玉帝等仙皆在。
并且他們更通過趙舟故意露出的‘仙人境界’氣息,推演到了趙舟所在。
而除了這些仙家以外,還有九重天外的觀音大士,亦是端坐蓮臺,浮于眾仙外圍。
但是此方世界的觀音大士手捏佛號,一身七彩衣裳,是‘女相’現世。
可不說這事。
如今雨師已死,倒是天大的事情!
惹得諸位來此的仙家,又當推到趙舟的所在后,皆是紛紛爭辯。
其大意就是分為兩派。
有的是想為雨師與自己的宗廟報仇,即刻降下天罰,先毀青云城、再殺趙舟!
有的說是先下界擒拿趙舟,帶來天庭問罪處死,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降龍羅漢的事情還沒有落下,這又出來了一個南宋的趙丞相。”這時,隨著一聲低哼,二郎神就是主張把趙舟擒拿天庭,再做審判的一方。
可是十八羅漢之一的托塔羅漢聽聞此言,卻是不愿麻煩,直接言道:“這事誰對誰錯?道友心知肚明,為何不直接降下天罰,先滅青云城,再誅了趙舟!”
托塔羅漢言語間一片火氣,盡顯不怒菩薩之威!
而他如此生氣,是趙舟除了斬殺雨師以外,他們青云城內的佛家宗廟,亦是被一位少年給砸了去!
這樣任誰看來,托塔羅漢身為佛家的十八羅漢,肯定是和趙舟與那少年有不死不休之仇!
“若論對錯,趙舟與雨師都有錯。”
但是二郎神看托塔羅漢暴脾氣,張口閉口都是滅一城,則是為了自己能把趙舟押往天庭,繼而不甘示弱講起了道理。
“雨師道友拿凡人香火,卻不愿浪費自身法力施雨,且又私自下界,是錯。”
二郎神望向腳下云朵,好似看破了虛妄,又看到了南宋帝都,“而那南宋丞相敢斬天庭仙班,更是錯!需要押往天庭,按罪論處!”
“那就是都該殺?”旁邊沒聽明白的月老搭話,以為二郎神是‘胳膊肘往外拐。’
“月老慎言!”二郎神看到月老胡攪蠻纏的搭話,未有理他,反而是轉身望向了不言不語的玉帝,一禮道:“天意要公。這南宋丞相該不該殺,不能經此斷言,需帶來天庭,請玉帝定下此人命數。”
“二郎神所言有理。”閻王也在這時開口,向著諸位仙家道:“且我等若是能下界尋到雨師道友的魂魄,本官還能施展起死回生之法,復活雨師道友。這樣說去,若是定罪南宋丞相,依我看,他罪不當死。”
閻王說著,看到所有仙家都動怒,則是話語一改,又言,“幾位道友莫生氣,讓本官把事說完。”
閻王說到這里,翻開了生死薄,指著一頁上趙舟的姓名,“南宋丞相的壽命為四十載。而到時等到他陽壽盡去,只要玉帝下令,本官就把此人貶入地獄、施以刑法。再讓他下一世,不投人道!”
“此法尚可!”眾仙點頭,感覺這比殺了趙舟,讓他永世不入輪回都好。
而觀音大士還是靜坐蓮臺,對著此事沒有任何看法。
或者說是她之前都幫過降龍羅漢了,賜予他了一把‘每日許愿三次的如意扇子’,也沒法再開口言道什么,會顯得自己太過‘侵權。’
“諸位卿家。”但是玉帝看到眾人說來說去,半天說不出來一個規整的章法來,便開口一句,望向了分為兩派的二郎神等人命道:“雨師與神像一事,就由二郎神與托塔羅漢一同下界,分別查探一番。”
“遵!”二郎神拱手領命,對擒拿仙人境界的趙舟是勢在必得。
“阿彌陀佛。”
托塔羅漢則是打了一個佛號,又思索了一息,雖然知道玉帝說兩人可以分別辦事,一個查趙舟與雨師,一個查毀自家青云城神像的少年。
但他為佛不知多少年,也知道什么叫做事情輕重。
于是,他想了想,就決定先與二郎神一同查雨師的事情再說。
因此。
兩人對視一眼,也未交談什么,便一同離開了此地,前往了南天門處,準備下界去帝都皇宮內坐上一坐,再找那南宋當今的皇上,與這位斬仙的丞相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