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人千恩萬謝之后便即離開。
還剩四戶人家沒有了青壯,只剩老父老娘,女兒幼童,加上那幾名無依無靠的散戶女子,一共二十七人。
他們是鐵了心要去許州,指望振武武堂幫忙安家。
葉三娘咬咬牙包下了半間大車店,擠一擠可以足下,還讓王艷去街上購一批干糧衣物,甚至還要她幾輛驢拉板車。
人越多行路越慢,還有過路費之類的花費,加上離許州還有幾天路程。
二十多人的衣食住行,花費用度絕對不是個小數目,何況還要買牲口。
兩女肯定沒有帶那么多錢,于是把風沙給的銀子破了一錠。
一錠就是五十兩,撐二十人到許州綽綽有余。
別說五十兩,只要省著點用,五兩都有富裕。
風沙本以為以王艷不肯動用這些銀子,畢竟是給她還債贖身用的。
沒想到王艷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甚至算得上興高采烈。
等她買完東西回來,認認真真地一筆一筆地記賬,細到幾錢幾厘。
風沙好奇問了幾句,總算明白事怎么回事。
不管她們在路上花費多少,只要把人帶回去、把帳交上去,振武武堂不僅認賬返還,還會按人頭給予獎勵。
其中有勞力者會被安置在武堂的各處產業中,工錢將會按一定比例分潤給她們,等于躺著就能掙錢,雖然單個人不多,完全可以積少成多嘛!
如果其中有人愿意加入武堂學武,那么此人在武堂的所有花費,會按一定比例分潤予介紹者,如果拜你為師的話,那就是你的弟子了,分潤比例更高。
如果當中有人攜帶房產地契,偏偏孤兒寡母無力討回,那么可以請武堂出面幫忙追討,雖然從此歸武堂所有,卻會出錢購下。這些會有大筆的分潤。
風沙聽得眼神幽閃。
難怪葉三娘和王艷這么賣力救人,因為這些人在她們的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難民,而是一顆顆搖錢樹,澆水施肥,然后等待開花結果。
風沙忽然歪頭問道:“當年你師傅就是這樣救你么?”
“是呀!”王艷忽然停筆,認真地道:“多虧遇上你,我總算可以還清欠債了,還遇上意外的進賬。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呢!小賊。”
風沙轉開視線不做聲了,倒是一直在旁邊打坐的郭青娥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睛,與他對上了視線。
兩人心照不宣地對視,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似乎還都浮現出“楊朱”二字。
風沙收回目光,又向王艷問道:“貴武堂如此行俠仗義,這些年想必收留了不少難民,養得活嗎?”
“當然養得活。難道你沒聽過,許州半邊天,燒紅武善堂嗎?”
王艷頗為自豪地道:“許州的鐵鋪織鋪都是振武的字號,農莊農田更是十占其五,連忠武軍都要靠著咱們振武武堂供應軍糧呢!否則何來振武之名?”
風沙哦了一聲,再度與郭青娥對視,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