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的快是快中帶著凌厲,李曉的快是剛猛霸道,而這人的快,則是單純的快,劍走輕靈,瞬間便是七八劍出手,不過可惜速度有余,威力稍顯不足。
另一人的劍法則完全是另一路子,走的乃是兇悍剛猛的路線,與刀法類似,甚至更加不講理,大開大合,搭配著獨特的寬劍,完全是以力壓人的路子。
這一場比武倒是讓李曉大開眼界,從中學到了許多用劍的法門,忽然覺得原來劍法還可以這樣用,雙手十指不斷攢動比劃,這是他在心中模擬自身出劍。
天下武者之中以學劍的最多,一來用劍瀟灑,為年輕人所喜,畢竟帥氣又厲害的武功誰不愿意學,就連之前李曉丟棄學了幾月的刀法,拾起劍道也是如此。
二來劍法秘籍最多,劍道宗門也最多,像是名震天下的持劍五派,個個都是頂尖的用劍門派,還有以身做劍的何家,而用刀的頂尖門派,除了十三世家之一的宋家外再無其他。
有了這兩點原因,也就導致天下學劍之人極多,用劍之人也多,李曉才能如愿的見識到這么多美妙劍法。
擂臺上你來我往,雙方劍客打得那是不亦樂乎,快劍凌厲如風,行成道道蛛網,想要慢慢纏向對方,讓對方落入自身陷阱,而寬劍則是臨危不懼,依然是大開大合,頗有一種遇山開山,遇水斷水的架勢,竟然強行擊破快劍的蛛網,打開一個漏洞。
接著長劍朝著那強行打開的破綻一撐,若不是被裁判及時接住,只怕立刻就會人首分離。
“好劍法,獨辟蹊徑,單純以勢以力壓人,此劍法境界高大,可惜使劍之人還遠遠不能做到收發自如的境界,不然要擊敗他的對手,不超過十五招。”李曉坐在臺下,評判著說道。
看著那把寬廣大劍,他不由又想起了金老書中的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口氣極大,武功更是超絕,以自身經歷硬生生劃分出四大劍道境界,其中第三境界就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等境界,已經超出了自身獨孤九劍一籌,不得不說這位獨孤前輩的天資確實是卓絕,令人佩服,讓人向往。
寬劍武者的出其不意,讓快劍武者措手不及,慢慢的,勝利的天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倒向強者。
忽然,只見那寬劍武者大手一樣,手中巨大寬劍隨之而動,高高揚起,遮住陽光,吸納視線,以劈天蓋地的架勢狠狠敲下去。
對,就是敲,不是一般人的刺或者削之類的,而是像是揮舞棍子一樣的敲下去,干脆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那把至少五十斤重的巨大寬劍就這樣以風雷之勢劈下,那快劍劍客反應不及,也招架不住,想要躲閃也根本沒有機會,于是就這樣輸了這場比賽,同時也失去了再戰下去的資格。
看完這兩人的比武,李曉長呼一口氣,只感覺受益匪淺,所獲不少,心中暗自嘆道自己之前的決斷果然沒有問題,僅僅只是第一戰,就讓自己在武道上又有了新領悟,雖然無關于修為境界,但是卻能提高一些自身戰力。
“難怪古人總說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若是沒有見識過,又怎么能否定別人不存在呢?”李曉心中自嘆。
在宣布了第一場的勝負之后,接著又有兩人走上擂臺,一者身穿黑紅公服,氣質沉穩,年紀頗大,一把黑鞘長刀被他拿在手中,氣勢完全迸發之下,盡顯霸氣,正是六扇門的董虎。
另一人則步伐多變,行走之間或者沉重如山岳,給人巍峨高大之感,或者輕如鴻毛,似乎隨時都能飛走,再加上來人器宇不凡,面目俊郎,引得擂臺下不少女生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