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本身就處于社會最低端,被別人壓迫的地位時候,這種情緒就更加強烈了。
“不過他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說他親自參加過那一戰我都相信。”
發覺到李曉驚異的神情,以為他認為這人在信口開河,有人向李曉解釋道:“這位公子,別感到奇怪,這人就是一個說書先生,吃的就是這碗飯,所以對于這些事,不說一清二楚,但大致也還是知道一些的。”
李曉正待點頭,忽見這說書先生話鋒一轉,“不過何祖光這一仗贏得漂亮,卻也埋下了隱患,何家哪里是那么好得罪的。”
“就在何祖光走了的一個時辰后,何家為了挽回顏面,不顧自身利益受損,就已經召集其他外景,四處尋找何祖光父女的下落,并且還發布的追殺令,進行了懸賞。”
李曉心里一動,不動聲色的問出口:“就只追殺他們父女嗎?我剛才可是在你口中得知,何**能逃走,幸虧一位少俠,那那位少俠何家如何看待?”
對于李曉的問題,其他人并不覺得意外,只是以為少年人仰慕英雄,而那位少俠所做的事情,就十分符合他的英雄標準。
說書人則不知道從哪里拿出一把折扇,本能的想要給自己扇風,但是被伙伴的眼力目光給給收了回去,訕訕笑了兩聲,方才繼續解釋道:“那位少俠,說起來就有意思了,他姓李名曉,據說今年不足十八,我之所以說他有意思,乃是因為他出身有意思。
他本身只是一個不被父親待見的私生子,他父親則是一個小門派的掌門,父親不理不管十幾年,等母親死后去投靠父親,接過被嫡子趕出門派,之后又……”他又詳細講述了李曉與月軒派一役,其中竟然還提到了李曉三次被藏劍樓殺手追殺的經歷。
“好,大丈夫當如是,被人追殺,那就以更強勁的手段反擊回去。”
“可是這會不會有些殘忍,幾十人,竟然沒有一個活口留下!”
有人對于李曉的做法表示贊同,也有人覺得血腥而不喜歡。
這時,說書人擺擺手,示意其他人停止說話,自己則繼續說道:“之后李曉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現在瀾州州城登月城,登月城人杰地靈,也有不少勢力在其中糾葛,其中便以何家為首。
李曉通過聚寶閣加入了登月城一年一度的比武大會,一路過關斬將,幾乎沒有敵手,直到最后一場,明明還有戰力,但卻忽然宣布認輸,當時有人還奇怪,這李曉做法與平日里性格完全不符合,后來結合他援救何**的舉動才發現,原來是心中早就有了計較。”
“他的情況也與何祖光父女類似,不過不知是不是修為太低,不受重視的原因,何家的賞金要低上許多,不過憑著他的表現,我們可以知道,一位武林的冉冉新星已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