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一愣:“為什么?他們就是愛斯基摩人啊,難道我說錯了什么嘛?”
蕭鵬小聲道:“廢話!你當然說錯了,你要叫他們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這個稱呼是罵人的話,這是當年北美印第安人給他們起的名字,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要知道,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可是有矛盾的,才起的這么一個貶義的名字,你當他們面這么叫他們,那不是罵他們么?不跟你玩命才怪!”
楊猛愣了半天:“感情咱們上學時候地理課本一直教咱們怎么罵人呢?”上學時書本里可是寫的清清楚楚,這里人就叫做‘愛斯基摩人’。
蕭鵬噓了一聲:“自己知道就行了,別告訴別人!”
其實蕭鵬這么說,即是正確的也是錯誤的。愛斯基摩人這個稱呼確實是貶義詞,所以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的因紐特人非常反感這個稱呼,如果當他們這么叫他們,真會拿槍崩人。但是居住在阿拉斯加和遠東地區的因紐特人,卻早已經習慣了這個稱呼,甚至還有點自傲,認為這是對自己勇敢的證明。
說起因紐特人,絕對是世界范圍內最強悍、最頑強、最勇敢和最堅韌不拔的民族。畢竟在因紐特人三千多年歷史過程中,因紐特人一直生活在北極地區,基本是在死亡線上掙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實在是一大奇跡。
布隆伯格叫了幾份小吃,要了瓶威士忌,給蕭鵬倒上,舉起杯來:“這一杯敬你,把我的女兒從地獄的門口帶回來和我團聚。”
蕭鵬喝了一口:“邁克爾,該謝的你都已經謝了,不如我們停止這個話題,安心品嘗一下這里的食物吧,說實話,我還真有點餓了。”
布隆伯格笑了笑:“但愿這些能和你的胃口。”說是這么說,布隆伯格卻沒有吃,明顯這里的食物不合他的口味。
不過蕭鵬也能理解。因紐特人吃東西特別油膩,仿佛他們吃什么東西沾點油來吃。這對歲數較大的布隆伯格來說,明顯不是健康食品了。
就拿現在桌上的一道菜來說吧。海豹肉是泡在海豹油里的,吃在嘴里那是滿嘴海豹油!
還有所謂的‘爆米花’,切成長方形的條狀,一端是黑色,一端是粉色:粉色部分入口即化,黑色的部分則很有嚼勁,沾著芥末和醬油吃,蕭鵬感覺就像是在吃魚肝油。打聽之后才知道,這叫做鯨脂,黑色部分是鯨魚皮,粉色的就是鯨魚脂肪了。因紐特人拿這個當小吃,也真不嫌油膩的。
不過這兩道菜雖說蕭鵬不算喜歡,但是主菜卻讓蕭鵬贊不絕口:煎馴鹿肉排。
口感和上等牛肉差不多,但是味道卻比牛肉香的多,而且幾乎沒有肥肉,搞得蕭鵬都想搞幾頭馴鹿拿回去養著了。
蕭鵬吃完后,把刀叉擺到一旁,擦了擦嘴角:“邁克爾,謝謝你的款待了。你的謝意我也感受到了,如果沒有什么事情我們就先走了,畢竟你也時間寶貴不是?”
布隆伯格無語了,我這是多么不著你待見?至于這么急著走么?
布隆伯格想了想,說道:“蕭,我有幾個問題想要問你,不知道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