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說,那不叫文學。
我也要說,計算每天吃過幾頓飯,每頓飯你吃了幾碗,這也不算數學,這跟記錄你每天說過的話一樣。
那文學有不朽的詩篇,數學有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我把我的家鄉制作食鹽的方式帶到了咱們的營地,艾倫族長和迪克族長正在努力的建設更多的曬鹽田,努力讓營地的每個家庭都不再為吃鹽難而努力。”
艾倫和迪克站在人群中,驕傲的昂起了頭。
馮宇繼續說道:“我告訴迪克族長,按照我劃定的大小建設鹽田,就能讓精靈、矮人、半身人三族的每一個人都吃到鹽。
那么,我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
馮宇在黑板上寫下了一系列的數字,然后說道:“我們每一個人每年吃鹽的數量是有限且穩定的,這就給計算打下了一個基礎。
然后根據三族的總人口,我們就知道了三族所有人每年需要的食鹽的總數量,而每塊鹽田的產量也是如此。
這樣,我們就能通過計算,知道需要多大的鹽田才能滿足三族所有人口的食鹽需求了。”
馮宇在黑板上寫滿了符號,最后得出一個數字,然后用手點了點這個數字,回頭說道:“經過計算,大約只要長寬五里的鹽田就能做到。”
圍觀的人都是營地中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他們聽到這個數字當時就不淡定了,討論聲四起。
安東尼不動聲色的拍了拍妮可的手,妮可看了爺爺一眼,俏生生的舉起了自己的小手。
馮宇看了她一眼說道:“妮可,你有什么要問的么?”
“達倫,你是怎么算出這個數字的?”
“我是通過數字算出來的,這很簡單,不過需要一些數據的支持,比如說每個人每年需要大約5斤的食鹽消耗,每畝鹽田每年能產鹽的數量,只要知道了這些,這個數字就能很簡單能算出來了。
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懂,歡迎來繼續聽我的課,我在以后的課程中,會慢慢教會大家數學更高級的運用方式。
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體會數學的神奇,我現在要跟大家玩一個小游戲,不管是學生還是各位都可以參與。
大家都知道半身人兄弟用來制作面粉的棒米吧,棒米面做出來的食物很好吃,感謝偉大的半身人兄弟。”
馮宇拍了拍左肩,向艾倫致敬,然后接著說道:
“我的小游戲是這樣的:
假如我拿出三百斤食鹽跟大家交換棒米的顆粒,第一次十斤鹽你們只需要支付給我一個棒米粒,第二次十斤鹽要支付我兩顆棒米粒,第三次十斤鹽四顆,第四次十斤鹽八顆,第五次十斤鹽十六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