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嘿嘿笑了兩聲,拍了拍馮宇示意自己明白,可惜的是這次馮宇是站著的,迪克又沒拍對地方,真真的拍了馬屁。
馮宇一邊試著用各種材料燒制玻璃,一邊又讓迪克幫他建了一個造紙作坊,沒紙就沒辦法書寫記錄,這不僅近耽誤學生們的學習,更讓許多的規劃、設計和工藝流程沒辦法記錄下來,只能口口相傳,十分麻煩。
馮宇不懂怎么做那種給皇帝大臣們使用的宣紙,但破草紙他還只知道該怎么去弄的。說白了就是碎衣、爛布、破漁網、樹枝、秸稈之類的木質纖維,重復絞碎熬爛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叫制漿。
最終過濾了雜物,得到像是勾了芡的濃湯一樣的東西,那就是紙漿。紙漿用水勾兌稀釋后,用透水的模具‘撈’,讓稀釋后的紙漿中的纖維均勻的分布在模具上。
等模具上的薄薄的那層‘紙’干一干之后,慢慢的揭下來,籌夠一定數量的后用重物壓制使其中的水分被壓出,變薄變平。
等干到了一定程度,再把壓制好的紙張一張張的揭開,然后烘干就好了。
據說把紙漿放在太陽下曬個兩三個月能夠把紙漿曬白,或者添加漂白粉。很顯然的是馮宇會用漂白粉,可惜他不知道怎么做那東西,他倒是會做香皂,可惜那東西需要動物油脂,那玩意在營地是稀罕物,還沒多到做香皂的程度。
馮宇等不了兩三個月,如果以后等造紙術實驗進行的差不多了或許他會做更好的紙,但現在嘛,一切以實用為主,就算做出來的紙是黃的灰的,也不耽誤使用不是。
現在營地的小盆們們還沒到使用天藍色紙張保護眼睛的時候呢,再說了,他這不正研制玻璃呢么,近視了就用玻璃磨鏡片唄,反正精靈的寶石大師們寶石磨得那是相當的圓潤,沒道理磨不出鏡片來。
反正玻璃只要開發出來,確定用料之后就能大規模燒制,慢慢磨,總歸沒問題的,馮宇計劃中屠‘魔’大狙上的八倍鏡還指望他們造呢!
就算沒有鍍膜工藝,倍數低一點馮宇也能接受啊,二倍鏡也比機瞄強多了吧,好歹還能刻個準星呢!
對于馮宇的折騰能力,安東尼算是服了。
格瑞恩大陸上最早的書籍根據其珍貴程度分成銅板和動物皮制作,后來人類發現腐爛的白楓樹的樹皮癱在石頭上曬干后又薄、又潔白,還兼具韌性,這才有了昂貴的白楓紙,那是皇室、貴族和大畫師的專屬。
后來又有了相對廉價一點的其它材料的木制紙張,但相對價格還是居高不下。
現在呢,馮宇告訴他紙張只是廉價的東西,只要舍得砍樹要多少有多少,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們使用紙張學習和書寫,這怎么能不讓每次買筆記本都覺得牙疼的安東尼驚訝。
安東尼可是大魔導師啊,他都覺得貴的東西可不多。
食鹽,現在已經被馮宇搞出來了,他還搞出了比貴族用的純銀餐具還美觀實用的瓷器餐具和陶器大缸之類的容器,解決了營地的吃飯和儲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