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一個人死后被獻祭的殘缺靈魂。
馮宇微微一用力,就把那團靈魂捏碎了,藍色光團變為了一堆堆小團的藍色光屑。
再次感應,馮宇發現這些小光團中,每一個都帶著一小段記憶或者照片一樣的場景。
“這應該就是存儲和賦予記憶的方式。”
想到這里,他把一個小星屑揉近附近另一個大光團中,果然在那個大光團中找到了那個被他融進去的記憶碎片。
不斷融合之后,一個大光團變得猶如實質,外表燃起了光霧。
“這東西應該就是可以使用的靈魂之火,融進某一個尸體中,就能把尸體復活成亡靈生物。
而戰斗經驗的保留和賦予就應該是通過這樣的手法完成的。”
馮宇心中明悟,可也沒去實驗,因為他又不是要用這東西制造亡靈大軍,而是想要把整團靈魂之火,變成魂火計算機。
他發現,這些靈魂,除了被他‘點燃’的那朵靈魂之火,其他的藍色光團,都在微不可擦的慢慢變小,想必是維持魂火法陣的必要的消耗。
那么,要怎么讓靈魂‘懂得’計算呢?
計算機的本質,就是半導體產生的開和關兩種狀態而讓通過的電流改變成不同的電信號,而魂火好像并不能產生這種類似開關的狀態。
能儲存,不能計算,對馮宇來講,可沒什么用處。
馮宇把不少光團聚集在身前,開始一一實驗自己的想法。
既然可以把一個小光團融入到大光團中去,而大光團,又能拆分成小光團,那么也就是說明,信息在它們之間,是可以產生交換的。
既然信息可以交換,那么是不是可以做到改變呢?
通過實驗,馮宇發現,魂火碎片最小可以分化到記載很少的信息素的小光屑,而他是可以改變這些光屑中的信息的。
他這才明白過來,這些光屑才是本質,因為它們是靈魂物質,而其中的記憶則隨便改變或者抹除,只是靈魂的附帶品。
而靈魂物質記憶的信息素,是可以改變的,那么這就有了把它們‘編程’的可能。
到這里,馮宇已經有些難以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了。
他先試驗了一個最簡單的計算,那就是把一些小星屑里面的信息素和能量改為一個信息閥,設定讓某一類信息素可以在其中通過,另一類不可以,會被吸收。
這樣,他通過另一組能向外傳遞信息素的能量團,給排列在一起的小星屑傳遞一組有兩種信息素組成的信息,讓這些信息通過星屑,最終會聚到另一個能量團中。
看到另一個能量團中出現了一組完全不同的信息素,馮宇激動的不能自己。
“這是……完成了一次簡單的計算過程啊!
只要靈魂之火有持續的能量供應,讓這些小星屑不消散,那么就能編輯越來越復雜龐大的程序,完成越來越復雜的計算。”
完成了一次簡單的編程計算,此刻,馮宇已經可以確認,他的想法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