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一生,佛也是魔!”
裴楚立于虛空之上,從幾人的話加上他此前了解到的一些此方世界的情況,已然大概明了面前這老僧的所“執”。
他所學之道術來自于無字書,沒有師父教授,沒有宗門護持,行走天下,是個真正的野道人。
可面前這老僧,明顯是佛家大派子弟,或許還是自幼長在寺廟,受師門長輩和同門維護,慢慢長成,以寺為家,一心禮佛。
大周滅佛之舉,于對方而言就是破家滅門,不論從情感上和信仰上,都難以放下。
“難怪當日萍水相逢,在大江之上他問清我是道人身份后,驟然痛下殺手!”
這種偏激和走極端,裴楚絲毫不覺意外。
思及那日大江行與老僧的會面,對方當時不知是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但會突然朝他出手襲擊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他的道人身份。
佛道相爭,不相容!
老僧當日在大江之上,或許只是見著他的道人身份,才臨時起意,突下殺手,可也從這里看得出對方,內心是何等的恨到了極致。
至于說之后飄然抽身離開,大概就是見一掌未曾了解裴楚,心生忌憚,再加上所圖非小,不敢再繼續暴露下去。
想通了此節,裴楚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聲嘆息。
隨著他《三洞正法》小乘漸漸圓滿,已然能夠感受到心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
一旦心境堪破,外邪入侵,又或是心生他念,幾乎由內而外的就會表現出來。
就如裴楚自己,他時時能自照心神,所求所學,為的是匡扶天下,為的是生民百姓,為的是心中的一口氣,爭的是一腔熱血。
這是他從前世所學所見所聞所慕而來,結合他今世的諸多見聞,逐漸點點滴滴如涓流匯聚而成。
若說妖魔鬼怪之類的,還可算作是真正的外道邪魔,動起手來絲毫不用顧忌。
但這種私仇、家仇、信仰等諸多匯聚,以至于引起了這次如此多的死傷亂離,著實讓人憤懣。
他上一世讀過一些關于古代宗教之類的討論內容,其中儒道釋之間的關系極為復雜,有相輔相成彼此影響的地方,也少不了攻訐和斗爭。
這方世界與他前世,雖地理人文大不相同,但不少地方其實又有所類似。
那一世里他所知曉的宗教戰爭,規模浩大,攪動歷史風云,短短幾千年就不知上演了多少次。
而此方世界,道法顯圣,真神降世,不同宗門神佛信徒之間的爭奪信仰又或者是占據資源,那其中的斗爭慘烈處,更是難以想象,可稱劫難。
不過,從這點上看,裴楚對于這個神魔世界的認識又加深了許多。
還有那大周朝廷所展現的實力,在真神顯圣的世界,竟有滅佛之舉,雖說其中又有儒門和道門助力,可依舊讓他感受到了不尋常的地方。
一個妖魔存世、術法顯圣的世界里,存在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是依托于各大教派,反而威壓各方,定然是有過人之處。
只是,如今大周似到末年,其中的緣由,如此前荀浩思所言,還需他親往帝都玉京去走一遭,方才能夠知曉。
如今這方世界,裴楚所見到的層次已經比普通人高出不少,接觸到了道門、教門,還有大周朝廷官方的儒門實力,也見了草頭神和妖魔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