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火光染紅天際。
客棧內。
薛元魁半伏著身站在窗前,遠眺著整座在火光之中突然宛如沸水般蒸騰的城池。
他來寧西城已遠遠不止一次,見過這城中無數豪杰英雄。
昔年他曾見過不止一次,有千里奔赴而來的游俠、好漢,或無路可去前來投奔,或為大帥哥舒和尉遲等駐守邊城,抗擊妖魔的事跡所感,自愿投軍。
寧西軍有當場收的,也有當場斬殺的。不論哪一種,在薛元魁看來,當時都足以讓人服氣。
軍紀嚴明,上下一心,在這寧西城中商隊從未收到過半點坑害,甚至不少人還能夠收到商隊的保護。
在許多日常的小事之中,寧西軍上下所展露出來的豪情、心性,便是他也時常生出一絲豪情。
大丈夫處身立世,便當斬妖除魔,匡扶天下。
他之所以,在入城之前,就叮囑自家獨子薛勒,讓他不要離開身邊,接觸寧西軍,便是怕少年意氣,一時上頭,投入寧西軍,他再想將人要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雖說寧西軍其實頗為開明,但這種視死如歸的男兒豪情壯志,最是勾人。
也正是因為對于寧西軍有所了解,今夜的這場營嘯,薛元魁心中即便有些忐忑,但并未真正的感覺到恐懼,他相信有大帥哥舒在,定然能夠平復下去。
然而,接二連三從外面商賈行人傳來的消息其實不算好,首先是寧西軍全軍都騷動了起來。
如今的寧西軍軍勢自是遠遠不及昔年鼎盛時,但全軍上下依舊有數萬人,對于這么一座邊陲小城,這數萬人稍微一個動作,其他的商賈、或者逃難至此的居民,幾乎都會被碾壓成齏粉。
而后,消息的變幻讓人有些眼花繚亂,一會是眾多老卒發瘋,不愿意繼續在這寧西軍駐守下去,一會兒是眾多寧西軍要擁立大帥哥舒為王,打回中土。一會又是尉遲將軍叛亂,欲要篡權奪位。
凡事種種,都讓人宛如霧里看花,各有道理。
薛元魁心緒雜亂,這般的情況,以他的閱歷也從未曾經歷過,雖是勉強安撫住了客棧之內的眾人,但他的內心也是頗為忐忑。
如今大周已算是亡了,這個消息對于很多底層百姓來說,其實并無太大的意義。
或有痛苦流涕者,但這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其實對于王朝、天下都毫無所覺。
唯一能夠覺察到的一點就是,世道亂了,盜匪多了,各種古怪詭異事開始層出不窮。
官府也沒有人去管這些,反而對于各種稅收、賦役不斷加重,日子越來越難。
但和前邊比起來,大家的日子其實還是掙扎求存,以前苦,現在更苦。
這秩序崩壞的影響,對于底層的人來說,尚未完全顯現。或者說,其實顯現了,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影響,很多人無法察覺。
尤其是西部的瀚州宛州,距離中土之地較遠,以往的日子便是如此,如今似乎還未曾見到多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