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千禧年之后,明顯隨著經濟發展的速度,而讓人心浮躁了不少,特別是年輕人,整天追著明星,追那個明顯。
還能有如同宋山這樣,把自己的偶像當作為袁老這種實干家的人,已經少之又少的,這也是對他們農業科研家的一種支持吧。
“那就先謝謝肖院長了!”宋山有點好像小孩子一樣的高興,他甚至已經在腦海之中,呈現出來一套套方案,如果有一天,他能在西北稻的農田之中,見到自己的偶像,那他應該說什么應該做什么。
哪怕只是想想,都忍不住有些激動起來了。
“不用多謝我!”
肖定均搖搖頭:“我可沒有這么大面子能把袁老給請來,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的足夠爭氣,在學術界,你也算是一方巨頭了,有這個資格和面子,在加上,西北稻項目的確能讓袁老比較動心!”
他這話不是恭維的。
商業能經營的好,或許會有幾分運氣加成,但是學術研究是做不得假的,知識這種東西的存在,是最考驗一個人的真材實料。
在農業研究這方面,宋山的確天賦異稟,年紀輕,但是天賦高,而且比大多科研人員多了一份靈性,在現有的研究之上取得不一樣的突破。
不管是在樹木,草藥,花卉,還是農作物的種植,宋山不說全部都精通,但是也起碼是專家級別的。
另外他研發速成樹的種植,沙漠樹品種的橫空出世,改良的溫室大棚蔬菜品種,冬小麥品種的改變,西北稻品種出現……這些可都是能讓他揚名學術界的東西。
這都是抹不去的榮耀。
雖然在學術界很多人排資論輩,但是實打實的科研成果,卻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年紀輕,學歷也不足,但是宋山卻就憑借本事,在學術界殺出來的一片天地,如今可沒有人敢因為宋山的年紀和學歷而看不起宋山。
“西北稻種植,今年還是比較保守的,明年我可能會推出最新一代的品種!”宋山突然說道。
“這誘餌不錯!”
肖定均聽明白了,他笑了出來了,道:“恐怕不僅僅會把袁老給引來了,很多專家都會迫不及待來看看吧,畢竟如果如今種植下去的冬稻還能取得成功,那西北稻的成功,就會在國內直接引發一場水稻種植的風暴!”
西北稻是決定一年兩季,在西北這個地方種植水稻,一年一季都麻煩,一年能出兩季,絕對是奇跡。
如今春季水稻種植,豐盛大獲全勝,不僅僅從產量,還是從質量,都引爆了整個農業界的轟動。
可最關鍵的還會冬稻的情況。
能不能一年兩季的成功,就冬稻能不能成功了。
肖定均想了想,道:“我之前聽說,你們豐盛在西北的土地之上,這一次種植規模已經高達八千萬畝了!”
“差不多,不,應該只多不少!”
宋山笑了笑:“和農民合作的這個模式,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當然,我們的利潤比較少,可薄利多銷,另外我們水稻的產量不低,只要成功,我們就能讓西北變成塞上江南,成為華國的大糧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