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出沒。駱有成不需要出手,柳瑩就是一道毒蟲退散符,他們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寧靜祥和。
柳妹摘果,無關蛇蟲紛紛退避,連蚊蟲都不敢來騷擾,清退效果比警車開道還牛。柳瑩的膽氣和自信也在前進的路途中一點點地積累。
駱有成又發現把媳婦帶在身邊的好處——人形驅蟲藥。尤其在這熱帶雨林,乃旅行必備之良品。
一棵闊蓓樹,可結上千顆果子。這一片闊蓓林,不下兩百株,產果至少在兩千公斤以上。魚人來拾取的連零頭都不到,絕大多數果子都落在地上腐爛變質。看著地面上厚厚的果泥,駱有成大呼可惜。
兩人摘了十公斤左右的果子,就返回了。肯達瓦人沒有儲存容器,摘多了也是浪費。兩人商定回愛之島時,再來多采集一些,用黑箱發回書院。
駱有成本以為木制平臺是肯達瓦人為他們準備的宴臺,沒想到是個觀禮臺。他和柳瑩被請到臺上,觀看魚人的舞蹈。肯達瓦魚人太喜歡跳舞了,他們的迎賓舞是“水上芭蕾”。
看上千對大長腿和上千個翹臀在水里起起伏伏,很是養眼。不過當上千個“橄欖球”或者上千“鰭帆”整齊劃一地出現在水面上時,觀賞性就要遜色許多了。
觀賞完舞蹈,駱有成和柳瑩換上潛水服,跟隨女族長前往宴會場地。小兩口被前呼后擁,排場特別大。
宴會場在海濱,游了大約五分鐘,就到了海岸邊,這里有一段二十多米高的矮崖,崖底有一個洞。
兩人游入洞中,發現洞里是有光的。光線不算明亮,十分柔和。事實上,這個洞有許多入口,洞頂、洞壁的四周共有十一個洞口。光線從洞口射入,在洞內折射、漫射。
而發光洞真正的功臣是洞內無處不在的螢石。它們密密疊疊地堆砌在洞頂、四壁和水下,將這里裝飾成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水晶宮。水底的光透過清澈的海水,泛上水面,隨著水波輕輕搖動,淺淺的光影投射在臉上、身上,更為場景平添了一分夢幻。
水里搭起了一百個螢石臺,這些石臺,是用一塊塊螢石壘起來的,再擺上平整的石板做臺面,這些便是宴會用的餐桌了。
這里的席位不可能容納所有的肯達瓦魚人,因此,魚人們推選了一百九十八人作為陪侍客人的筵席代表。
“這里太美了。”駱有成贊美道,“為什么不把這個洞作為你們的定居點?”
“小了。”泉豆娜回答,“這么美的環境,我們也不忍心破壞。”
這是實話,洞內的水流輕緩,自凈能力有限。如果所有的魚人都擠在這里吃喝拉撒,要不了多久,這個水晶洞就會變成大糞坑。
柳瑩在纏著達伽娜,問她有這么美的洞,為什么不早點說?達伽娜蘸水在石臺上寫了兩個字:驚喜。
駱有成和柳瑩確實很驚喜,配上闊蓓果醬的各類刺身也讓他們食欲大開。一場筵席賓客盡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