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喜歡孫子兵法上的一句是: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這也是其父為他取名為處的原因之一。
處變不驚,已是大才,處變而勝,謂之神。
“處變而勝”這四個字,先前周處并沒有說出來,因為這是他心中最大的向望,他永遠不會說出來,他希望等將來,這四個字由會他人說出,來稱贊他的事跡。
任敵千變萬化,我依然強勢勝之。
周處一路潛游,心底不時念著這兩句話“處變不驚,處變而勝。”
并感受著河水給他的重壓,他忽然想通了,一個小小老瞎子的小故事,如何能影響他的光輝名譽。
廣大陽羨城以及整個吳國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會知道我周處的遠大志向,理解我周處的強大戰力很快就可以收發自如,理解我周處人馬合一可縱馬鬧市不傷及無辜的無雙騎術。
念頭通達,河水重力忽然變得輕松,不僅不是阻礙周處潛行的負重,反讓周處用身體的扭擺借到更多的助力。
周處不由咧嘴笑了起來,沒想到在一肚子怒火下的河底潛游,反讓他的各項實力,更上了一層樓,他將可潛到更深的河底,力氣恐怕也增長了一絲兩絲,足有數十斤了。
也算是因禍得福,難道每次生氣再潛游可以快速修練嗎?
周處生出些許期待,最近兩年,他的進步比較緩慢,自己鉆研畢竟還是有些不得法門。
前方河床向下變化,周處立刻想起往西前方二十余丈后,有一段極深的河路,據傳足有二三十丈深,十余里之長,周處經常去探底,可最多也只能探到十五丈深就吃不住,不得不反回河面,今天又有進步,自當再去探探底。
一氣潛到十五丈深,感覺還有所余力,周處沒有絲毫猶豫繼續下潛。
感覺繼續下潛了一丈多深時,再次感覺有些氣悶時,忽然心底警兆乍現,不由全身猛地蜷縮成球。
一團巨大的黑影從其頭頂迅速掠過。
其速比周處全力潛游還快了數倍之多。
因河水渾濁,潛得又深,周處也并沒有看清是何物,只來得及一瞥,黑影已經消失不見,周處奮力追去,卻無影無痕,似乎剛才這一瞥只是錯覺一般。
但周處卻瞬間想到了,這就是排在他之下的第二橫惡蛟。
劉瞎子并沒有胡說,義興河中果然有吃人的惡蛟,沒想到這老瞎子還真有些靈異,能發現常人發現不了的事物。
不過,關于他周處的惡行故事肯定就講錯了。
周處尋思了一會,惡蛟一定是躲在河水深處進食,這三十丈深的河水底下進食,才最安全,就是不知是不是惡蛟的老巢也在此處呢?
可以肯定的是此惡蛟生性謹慎,進食也要到無人可及的河深處,難怪這數十年來只有河怪吃人似真似假的傳說。
任其成長,最終會無人可制!劉瞎子的話浮上腦中,周處也小小地佩服了一下劉瞎子的遠見之明。
以周處的膽大包天,超強戰力,也對惡蛟生出忌憚之心,觀惡蛟的速度與體形,他沒找到一絲可趁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