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雖然說是經過特殊渠道的時間流逝,但是它們上面仿佛也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流逝。
其實鑒定時間年份是很復雜的事情,很多人一說古董就直接碳十四,這是扯淡的,首先碳14能鑒定的只有有機物以及鐵器,而且鐵器還不能是煤煉的鐵器,其次,碳14只能鑒定材料的年代,而不能鑒定材料所制成的物體的年代。
比如說,民國時期有人用明代傳下來的一根木材做了一把黃花梨的椅子,說這椅子是明代的,那么問題來了,這椅子其實還是贗品,但是你用碳14去鑒定一下看看,它會告訴你,這椅子是明朝年間的。
更何況,碳14并不是那么精準的,最精準的碳14測算,年份跨越都有上下20年到40年的年代,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找個儀器一掃描,然后上面給你顯示,然后它就給你顯示出它生產于公元某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
最后一點,碳14是要消耗物體來測算,像是瓷器,它是無機物,就不能用碳14,其次,就算是有人說,瓷器里面的物體沒準有生物殘留,畢竟瓷器是泥土燒制的,那么請問,你知道泥土中的生物殘留是哪年的?這一塊泥土中生物殘留是前面二三百年很有可能吧?
好,就算是這些事情都解決了,最后,碳14是通過燃燒來測算的,給你個元青花的瓷瓶,有人說要從上面扣一塊下來進行碳14檢測,你同意嗎?
所以,這玩意不是萬能的。當然,古籍還是有可能的,畢竟書頁上面有空白的,可以損耗,而且紙張的制造也是植物,這個是可以鑒定的。
其實秦牧白是有一些忐忑的,因為當時他親眼看到這些書籍從嶄新變成了這種古舊,但是這到底是時間自然流失,還是人工做舊形成的,鬼才知道。
就那么一瞬間,如果說時間在它的身上流逝了幾百年,如果當時秦牧白用手抓著這個書籍,他的手會不會同樣流逝幾百年?
而且時間為什么可以在同樣的空間里面流速還不一樣?
呃,秦牧白打斷了自己的思緒,你說你一個導游,考慮這些干什么?這也是你一個導游學渣能想明白的?
當然,打斷秦牧白思緒的是電話那邊的聲音:“秦先生,我們已經在呼市了。”
秦牧白有些吃驚,這些人來的比自己想想的快多了。
“那我家在東岸國際,你們直接過來就可以了。”秦牧白將自己的地址報給了對方。
“好,我們現在就過來。”電話那邊知道之后,就直接將電話給掛了。
大概半個多小時之后,秦牧白在東岸國際的大門口,等到了兩輛商務車,跟保安打了招呼之后,秦牧白上了其中的一輛車,車里面不算司機坐著四個老人,頭發基本都已經花白,看樣子六十多歲。
“秦先生,我是胡興文。”坐在第二排位置的老人伸出了自己的手,秦牧白趕忙伸手跟他握了握手,然后坐在了第三排的位置上。
胡興文又給秦牧白介紹了一下其他的三位,坐在副駕駛的呼市博物院的院長劉明泰,看起來這些考古界文物界的人都是相互認識的。
剩下的兩位則是跟胡興文一起從首都過來的,一個叫吳佩芳,聽名字像是個女的,但是實際上是個男人,另外一個叫趙洪明。
門口距離秦牧白的別墅不遠,車停下之后,后面的商務車上面下來三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看起來應該是這三個老人家的助手,他們的手里面都拿著箱子以及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