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前,詩詞可以說大環境還沒達到最繁華的時候,唐宋之后……貌似寫詩詞的大家也就沒多少了,能抄的也就太少了。不能抄主角還怎么裝逼。
這回到明朝,能抄的,想一想,清朝數得出來的也就是一個納蘭容若,再就是現代的開國領袖的幾首詩詞了。然后呢?
你總不能在大明朝,給我寫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吧?那些文人噴不死你。或者來一句,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
因為就朱元璋和朱棣這番比較嚴肅的對話來看,恐怕那些歷史里面對這些古代文人的文學水平還是有所低估啊。連朱元璋這種半路出家的,都能到這個水平,那些從小學習到大的呢?又是什么水平?
當然不是說人家日常對話都是這樣,那太累,神仙也不可能日常對話都這樣,但是比較正經嚴肅的場合,像是這樣類似于君臣奏對這樣的場合,用的很有可能都是這樣文言文風格的對話,現代人來了,不聽懵逼就算是你古文功底深厚了。
秦牧白反正是聽不懂的,只是從一些半白的對話中能聽的出來,朱元璋給朱棣講的是君主立憲制,不過這玩意,估計大明的皇帝選這個的沒幾個,朱元璋也只是大概說一說。另外主要說的就是一些制度問題,以及軍隊的改制問題。
這些才是最關鍵的。
一個朝代的變革,沒那么簡單,改革都是很難的,主要是誰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是什么樣的,但是朱元璋好歹也是經過現代洗禮的,所以一些東西雖然只是制度的改變,但是千萬別小瞧一個制度的改變能帶來多大的變化。
比如說,重視匠人這一個制度……有一些發明創造如果官方重視,并且加大研發的話……這特么爆發出來的力量很恐怖啊。
又比如說,專業的軍事院校,專業的算學以及各個方面,反正只要不是獨尊儒術,這絕對會有巨大收獲的。
但是這些,朱元璋就是跟朱棣說,但是朱棣能不能做到,那就真的不知道了,當然還有海軍,以及海禁的事情。
這父子二人一場對話就是一天,于是,秦牧白這也算是第一次經歷了,在古代直接住到皇宮里面是什么感覺,反正他是享受了一把小宮女給洗澡的待遇,雖然秦牧白推辭了,但是這服務人家是有的啊。
********************
PS:嗯,我覺得我需要運動了,是時候將我的八塊腹肌變成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