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陸子明準備取招親現場,但恰在此時,有禮部侍郎陪著一個太監過來傳旨,說是宇文成王召見。
陸子明只好先放下這邊事宜,跟他去了大宇皇宮。
這一次召見不是在正規場合,而是在坤寧宮,也就是皇后的寢宮之中!
陸子明就猜到與宇文古之事有關,他心下打鼓,不知能否應對過去。
宇文皇后發髻高綰,雍容富貴,雖然也是頭發花白,容顏憔悴,但旁邊的宇文成王看上去比她還老一些,而且成王還拄著根拐杖,頗有些風燭殘年的意思。
宇文皇后親自攙扶著他。
那宇文古是她娘家姐姐的親孫子,自小也是視若己出,聽說宇文古身亡的消息,自然很是傷心。
一番請安問好之后,宇文皇后問起她侄孫宇文古之死的情況,陸子明便將他“遇刺”一事娓娓道來,說那宇文古因恰逢其會,卻被刺客刺殺歿亡,他腦補了許多精彩情節,說那宇文古也是武藝高強,奈何刺客與他身邊的太監里外勾結,趁其不備,先重傷他,然后宇文古在臨死前還反殺刺客等等。
他口才本就上佳,此事又是親身經歷,編來栩栩如生,說到緊張刺激處,那宇文皇后緊緊捂了口,嚇得不敢出聲。
及至說到他終于被刺客一刀劃傷左臂,眼看無處可逃時,而那宇文古在重傷之余,拼死奮勇撲來,一刀將刺客斬殺,終于救了他的命。但宇文古也因此無奈歿命!宇文皇后已經目泛淚光,不停用繡帕擦拭淚水。
陸子明講完事情經過,末了請罪道:
“微臣保護宇文節度使不力,罪該萬死!請皇后娘娘降罪!”
宇文皇后情緒還沒平復過來,一時沒有回答,陸子明斜眼瞟向站在她身邊的宇文成王,也未見有何動作。
他耐心地等了一會兒,只聽宇文皇后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唉……罷了!罷了!平身吧!這也不怪你!”
她說這話時語調還有顫音,見陸子明起身,又道:
“要怪只怪那個該死的楊令,居然敢犯上作亂!而且居然膽敢派人刺殺你,那個閹人更是可惡,居然吃里扒外,難道他就不想想這樣做的后果嗎?”
“稟娘娘,楊賊之前曾有意另立新帝,也就是他的妻弟楊建越為帝,那桂公公當時就與楊賊多有勾結,通風報信,所以后來刺客也是他安排潛入進來!微臣……差點就沒命了!真是多虧了宇文大人!唉……可惜……”
他說到這里住口不言,臉上卻是一付沉痛惋惜的表情。
宇文皇后受到感染,咬牙切齒地道:
“這些賤人真是該死!哀家……真想親手將他們挫骨揚灰,以解哀家心頭之恨!”
陸子明道:“稟娘娘,微臣也覺得那楊令殊為可惡,他不但派人刺殺于臣,而且臣還聽說他與其妻弟有染,性喜男風,**朝政,影響極為惡劣!
因此,那楊令死后,微臣已經將其暴尸三日,尸身任野狗撕咬,不得掩埋!可算是為節度使報了仇!也將楊家老小盡皆下入天牢,只待秋日問斬!”
“嗯,這些哀家已經知道了!子明,你這次做得很好!哀家聽說你也受了傷?能給哀家看看嗎?”
“但看無妨!”
陸子明說著,脫衣露出臂膀,那上面傷口早已痊愈,只留下一道淺淺的傷疤。
宇文皇后伸手,輕輕摸了摸他的傷疤,似乎在摸著宇文古一般,泫然欲泣,身體輕搖,顯是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旁邊的宇文成王輕扶她道:“梓童,斯人已逝,看開點罷!”
宇文皇后勉強點頭道:“哀家也知道!只是看到這傷疤,便想到當日刺客刺他這一刀時,古兒奮力撲救的樣子!哀家這心里……”
宇文成王緊緊握了下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