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元日了,這這回買了不少東西,就當是給大家發年貨了,有糧食有布帛,一人還能分上兩斤肉。
等在這邊分完了,他再到村子里去看看莊家村的風土人情。
也算不得是什么風土人情了,就是想要看看這邊兒的人如何。
雖然反駁了莊壽的說法,但是不妨礙他在這邊挑老實人用,柴夫人把配方還給他,也就是讓他去做這門生意了,這兩門生意暴力堪比茶葉,甚至三五年后,茶葉都比不上它,所以組建人手,也是重中之重。
約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酒作坊里的人就全都到了前院這邊,又一刻鐘后,原本已經在家里的那些紙作坊的工人也到了這邊來。
兩處作坊緊挨著,離著村子都不說遠,一來一回還不到兩刻鐘,從村子里往這邊看都能看得到,老遠的就能看到這作坊的大白墻,真是讓人羨慕的很,家里住的房子,都沒這么漂亮的。
“莊壽大哥,今天把人都找齊了,是有什么事兒啊。”村中有跟莊壽是同輩的,因此也親近一些,率先開口問道。
“這不是快過年了嘛,公子親自到這邊來了,看到那三兩牛車上的東西了沒?那都是給你們準備的。”莊壽說道。
“公子他親自來了?”那人詫異問道。
“自然是。”莊壽說道:“人都到齊了嗎?”
“都在這兒了。”
“那成,我去請公子過來。”莊壽說道。
這會兒柴昭正自己一個人在酒作坊里轉悠呢,好歹是自己的產業,只是給了他們方子,但是沒有親自過來看,一切都是他們自己操辦起來了。
“公子,人都到齊了。”莊壽找到了柴昭,跟在柴昭身后說道。
“既然到齊了,那就發東西吧。”柴昭說道。
“公子您就不跟他們說幾句了?”莊壽問道。
“說什么?”柴昭說道:“直接發東西就是了,沒什么好說的,說半天,讓人等著,人家心里也著急。”
這一點,柴昭是深有體會的,提起來就是深惡痛絕。
就四個字:領導講話。
“說好了,一個人一袋子糧食,兩斤肉,一匹布帛。”柴昭說道:“你主持著往下發吧,發完以后,讓他們拾掇拾掇作坊,然后就回家過年去吧,等到正月過完了之后,再回來開工。”
臨近年關,誰家里的事兒也不少,作坊這邊這一批酒都釀制完了之后也就不用人看著了。
就扔在酒缸里放著就成,門落鎖,然后安排人每日過來看看,也就得了。
“是。”莊壽應聲道。
莊壽回去之后,和柴家的其他下人開始主持著往下發東西。
“所有人,排隊過來領東西。”莊壽大聲喊道。
作坊里的人很是自覺,一個個排起了隊,領完了糧食領布帛,最后是兩斤肉。
這些東西帶回去,也能過個不錯的年了,至少有吃的又有肉,還能給家里人做兩身新衣裳。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在作坊里干活兒,到了過年,還有東西往家里拿,平日里的領的工錢就已經不少了,莊壽還真是給他們找了個好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