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心中忽然一動,就讓慧娘送宋敖興出去,接著請宋慶過來。
林夕問宋慶:“小宋指揮,你見過我給你爹那份熱氣球的圖紙沒有。”
宋慶說:“見過,我爹還跟我撈到來嘮叨去,碎碎念就是不愿意,說是沒聽說過,又是什么不敬上天什么的。”
林夕問:“你看能不能做呀?”
宋慶擰著眉頭,遲疑地說:“我是記得您那是一大堆圖紙呢吧。”
林夕說:“也不很多,主要是氣球囊、氣球圈、吊籃、猛火油加熱機、鼓風機,還有吊籃網這幾個東西。”
宋慶說:
“其實我爹當時把活是給了我們的,不過他沒有要求,所以我們也就沒有用心來做。
先說簡單的,吊籃是尋常物事,我們找人現編也能編出來,竹子或者柳條都可以,咱們船上有竹子,柳條不多,這個不難。
然后鼓風機,咱們有風箱,你說這個氣囊的圈口有四尺多,我看,只能重新做風箱,推拉風箱做兩個,這樣干活的人多一些,兩個可以一抽一拉,讓氣一只進去,其實還有一個法子,就是直接用木頭做一個圈口的蓋子,蓋住氣球圈口,這樣用風箱送風,就十分穩妥,上面再開一個圓口,如果要用猛火油加熱,把熱氣從這個口子放進去。
還有,就是咱們船上有鍋爐呀,直接用圈口蓋子,把鍋爐的熱氣鼓進去,什么風箱也不如它好使。”
林夕再一次感覺到宋朝的思想開放,技術先進,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現在大學還沒有畢業,固然有精彩絕艷的,但是大多數還在混日子、談戀愛、吃爹媽吧。于是林夕脫口而出:“好主意。”
宋慶得了鼓勵,格外高興,更加起勁,指點圖紙說:
“猛火油的噴火機,咱們原來是有猛火油罐的,不過那是把猛火油擠出去,咱們這個氣囊不能這么干,那就都燒著了。
我們昨天幾個人討論過這個事情,覺得你給的尺寸,就是一點,火要大,勁要猛,但是火焰要短,所以我們覺得,不能把油噴出去,要用風箱,把火加熱噴出去。然后必須有一個大的火盤,銅匠作我不在行,不過劉八家的兔崽子特別在行,比他爹都能干。他倒是做了一個東西,我們試了一下,火倒還挺大,但是太費油,他爹罵他敗家子,揍了一頓。”
林夕聽到“兔崽子”起先以為是罵人,但是看宋慶的模樣,不像是要罵人,隨即反應過來,這應當是外號了,接著,就又聽到說,已經做出來一個樣品了,真真是人才呀,只憑一些粗略的圖紙,和目的要求,居然就能舉一反三,自創東西了......然后,正等著宋慶說下文,結果沒有了,這算什么節奏?揍了一頓,就是結果了?
林夕看著宋慶,宋慶也看著林夕,隔了兩三息,宋慶有點忍不住,結結巴巴地問:“那個,上人,我也覺得太費油......確實挺費油的......火也挺高,當時,撩了三四個人的頭發,一股燒焦的味道......要不,你也,揍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