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跑出去,不一會帶著銅線和銅絲、銅片過來了。
林夕拿起一根最細的銅絲,左手把他按到銅孔,右手拿銅絲撩撥了一下倭鉛的孔,之間刺刺拉拉地亮起清白的小火花,眾人轟然驚訝。
林夕臉上露出了笑容,無論如何,只要這種小火花出現,肯定還是有電壓的。
林夕把細銅絲遞給米三妹:“做好以后,可以這么做最簡單的檢驗,不過,要輕要快,這種火花,都在消耗電池里面的能量。”
米三妹拿起銅絲,也學著林夕的樣子,左手按住銅絲和銅孔,右手用銅絲撩撥一下倭鉛的孔,果然,也冒氣了細細的火花。
林夕接著說:“旁邊配一個鹽水的小罐子吧,如果電小了,用鹽水把里面的布片,重新弄濕,如果弄濕了還不頂事,就把東西拆了,把布片用清水洗干凈,重新浸在鹽水里面,再裝進去,鹽水就用濃鹽水,不要太淡了。”
眾人都說是。
......
林夕看著大家湊著蠟燭的燈光,就猛然想起來,已經有了電池,為什么不解決發光問題呢?
用電發光,最初使用的是燈絲,在真空的玻璃燈泡里面,加熱燈絲貴金屬到高溫發出亮光,這就是白熾燈,白熾燈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讓黑夜也能活動。
后來人們有發明了熒光燈,用水銀蒸汽通電激發的紫外線,再次激發熒光粉粉,產生了熒光燈。
如果不加熒光粉,并且用石英玻璃,那么紫外線就會穿透出來,形成紫外燈,那個不僅僅是消毒的神器,在這個時代,也是陰人的神器,眼睛看久了,就會疼痛紅腫,難以看東西,甚至失明。
但是這些距離現在的條件,都太難了。
還需要技術升級......
對哦,后來發展了電子產品叫做半導體PN結,這個,更加虛幻了。
再往后,對了,再往后,還有一種東西,其實也可以算天然夜明珠的一個應用,那就是硫化鋅。
林夕甚至記得硫化鋅已經成熟到用噴涂的辦法,甚至很低的電壓,就能發光。
就是它了!
林夕只是做過很少的這種實驗,當初也主要是驗證技術。
現在,穿越的難題是,沒有人制備這些東西,要自己來制備。
林夕大約記得,要使用硫化鋅粉末,最好是納米粉末,或者超微粉末,里面為了增加缺陷(空穴),還需要摻雜,比如銅、銀、鋁什么的,還需要電場激發,好在硫化鋅的一個種類,只需要很少的幾個伏特電壓就能發光。
現在,干吧。
想到這里,林夕對米三妹、宋慶和銅大匠說:
“這已經可以了,你們再多做幾個。
另外,我還要做一件東西,一會需要用電池來試驗,現在這個電池,只有一個電壓,你們一會還制作一組這樣的電池,不過,從里面的第二對、第五對、第十對、第十二對、第二十四對的地方,各自夾雜一塊銅片的引線,引導外面來,標注好。”
銅大匠用筆和小本子記下要求,就回去了。
林夕斟酌了一下,開口道:
“我們還需要制作一種可以用電池來發光的東西,不過,我不知道能不能夠做成。
咱們需要試一試,你們有人需要仔細來看我做,并且詳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