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停山說:“如果是源源不斷的物資,一百步拿繩子可是受不了。需要在漁船上也接上一組,”
林夕很欣慰,如果都是一群豬,那他就要累死了。現在看到自己的隊伍,腦子好使的其實不少,他就安心了,于是吩咐道:
“你們討論的,我覺得很好,收發報機,咱們現在調了兩個頻段,你們仔細一些,就用人背著吧,若是用車恐怕顛壞了。
另外,把電喇叭車抬下去,那個電喇叭錢只能做出三只來,你們帶著圖紙,今后做成九支,守衛鷹嘴巖,這個大喇叭肯定有用。
現在時間緊迫,就這么開始吧。”
不多時,玄義號向舢板吊裝兩套無線電收發報機,宋慶派出幾個技術人員,同時派出兩個伍的戰兵護送——玄義號上實在已經抽不出人手了,而與此同時,玄義號也只需要把無線電收發報機輸送道玄義軍的前鋒,其他物資都準備到亂石灘的峽灣處,趕潮頭搶運物資。
隨后,舢板在前,漁船居中,玄義號居后,三艘船都亮著風燈,急急忙忙尋找亂石灘的峽灣水道。
......
熱氣球在得到布匹縫補支持和猛火油的補給以后,再次升了起來,熱氣球與鷹嘴巖的大本營也使用了電鈴通訊,現在玄義號的瞭望臺和熱氣球之間,能夠直接目視交流,在望遠鏡的幫助下,可以直接通過燈光信號,傳遞消息了。
林夕看著兩邊燈光往返,心想,也許應該讓人編一本通用密碼本?
編碼是一項今后會越來越重要的工作。
林夕的思緒飄忽起來——中文的單字要比西文的字母多得多,因此編纂密碼本要困難,就像西文很早就有打字機,而中文很遲以后才有打字機,有記載的歷史是1915年9月,由山東留美學生祁暄發明的中文打字機獲專利。此前,他將自己發明的打字機說明報請留美學生經理員轉詳教育部,請予轉咨農商部。農商部以祁暄所制打字機器,運用靈便,構造完備,所印字跡尚鮮明,特準按照暫行工藝品獎章,給予專利5年,以示鼓勵。
最初的形式為一個約一張A2大小的盤上,排滿了鉛字。鉛字的排列次序跟報館的習慣一樣,中文打字機按部首畫數排列。打字員首先要在鉛字盤上用一個小鉗把鉛字鉗起,再按一鍵時,小鉗就會舉起鉛字,隔著色帶印在紙上。中文打字機的特色,在于打字機能夠配合當時中國人書寫習慣,允許文字打直排。當打完一行按回車鍵之後,又會自動卷回頁首,并跳往下一行。
由于中文打字機的操作并不容易,要撿字也很困難,當時一般人還是用手抄或油印。
在1960年代的香港,只有比較富裕的學校才有能力負擔一位能操作中文打字機的打字員。
直到1990年代,由于微電腦的普及,使中文印刷變得更容易,中文打字機亦退出歷史的舞臺。
兩種打字機林夕都使用過,他很能理解使用打字機和不使用打字機的感受上的差異,其實效率也有很大的不同。
打印英文信件,甚至打印油印紙,主要用于出題,出考試題。
中文打字機更是主要用于打印油印紙,然后油印文件,宣傳品。
......
等一下,現在還想不了那么遠,考慮如何把燈光信號,轉換成軍事短語是重要的。
其實現在玄義軍使用的是宋軍的燈光旗號。
也大多數是現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