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周王率群臣百官親耕藉田,舉行所謂“藉田禮”,表示以身作則。
“藉田禮”中也祈禱神明,演唱樂歌。
從此詩的形式來看,全詩十五句,不分章,不用韻,與《周頌》其他作品相類,確是宗廟樂歌。
這首短詩分三層,即周王給臣工們講話,分三類對象。
一是對群臣百官:辛苦了,賜你成法,請來受教。
二是對分管農業的官吏們:時令已是晚春,小麥即將成熟,今年又是豐收年啊!
這其實是在表彰他們的勸農之功。
三是對農夫們:準備收獲吧!
此處煒杰師傅另有用心,因為這種情況下,用詞語對于玄義軍的中高級官員來說,是使用周禮的一種暗示,這是一種激勵的辦法。】
煒杰拱手一圈:
“列位臣工,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今夜我們也看到了今上設計的新武器,所以,玄義號不是必須的,而是今上的神技和洞見,還有,今上的領導魅力。
如果咱們希望給玄義號補充足夠的物資,我們會暴露運輸線在蒙古兵鋒之下。
所以,
第一,馬上派人護送上人去鷹嘴巖;
第二,立刻在此地擇機建立阻擊線,用上人新研發的武器。
第三,立刻所見給玄義號運送物資,主要運送——做船帆的布,糧食,炭塊,少量火藥和猛火油。還有銅錠和鐵錠、倭鉛
咱們現在有無線電收發報機,玄義號的聯絡不會是問題。
其實再向南,我們也會有向玄義號運送物資的機會。”
郭益教頭提醒道:“楊毓秀部長在玄義號上呀!”
煒杰師傅說:“但是肖兵在鷹嘴巖呀,況且,玄義號向南出海,并無大風險。”
姜臣問:“鷹嘴巖雖然有補給,不過,也支撐不了幾天,況且當初的物資儲備,也和咱們現在需要的物資比例相差很大。”
煒杰師傅說:“崖山應該還有宋軍大倉或者糧倉,當初線報,宋兵還有半年的儲備,這么多,應該有不止一處大倉。”
胡不器說:“咱們除了洪山以外,其他人都不是當地的,我們之前也主要在船上,崖山陸地倉庫,所知也有限,況且咱們人太少呀,如何與宋兵、蒙古兵纏斗?”
煒杰師傅說:“今上可有訓示?”
林夕聽了一圈,心下計較尚未停當,也理解煒杰師傅對時間和情報的把握,一定別有深意,特別實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海潮的漲落,與水道的變化,林夕確實幾乎沒有什么經驗,況且在大的水文狀況下,還有局部水文特點,這些都是難以把握的。
現在煒杰讓林夕先去鷹嘴巖,這雖然與當初的計劃有很大出入,畢竟走完這三五里,也需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黑夜之中,蒙古兵如果繼續進攻,確實是對玄義軍影響很大。
林夕于是說:“煒杰部長盡管履行你的職責!”
煒杰師傅大喜,深施一禮:
“煒杰謝上人賞識,必不辱使命。
如今涂元帥在鷹嘴巖,我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