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理之根本,在于觀察,分辨,明辨,條分縷析以至于可以有效推演好運用。
(注:論理學,也有部分稱為倫理學,但是初期他們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別,逐漸演化,現在被稱為邏輯學,而倫理學被專門用于研究和思考道德系統的學問。)
這是為君為上,為相為將,為官為佐,為父為母,所應當了解的根本之義。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生、要活、要繁衍、要傳承,乃是求食,夫子言,食色性也。
沒有吃的飯菜,沒有穿的衣衫,沒有庇護的屋瓦,沒有傳嗣的指望,還有什么生的樂趣和畏懼?
這樣的子民,會造反,其實不是造反,不過是勉強求生而已。
什么是國?什么是朝?
有國民,能夠繳納得起賦稅才有國;
有朝廷,能夠有序治理國家,不斷進步才算是有明朝(音zhao,朝氣蓬勃的意思)萃取朝(音chao,朝向的意思)議的天選之國。
既然人之一種獨受天之揀選,那么人君、朝臣,不過是承天有命、代天牧民,若是自以為受民膏火,戕害子民,天豈不厭之,天道既然可以檢拔某人,抬舉某人,難道不可以放棄某人,踐踏某人,連他一族嗎?
我們的警醒,應當在內心,內心沒有善惡是非的,是他們自己邪靈受了蠱惑,自己遮蔽了圣善的啟示,他們若不悔改,他們的最會扼殺了自己,還會侵襲別人。
我們要切切保守自己的面對真相的心,人必然先蒙騙自己,才能蒙騙別人。
我們的制度,要體現出天道,而不是用人道篡改天道,甚至試圖蒙蔽天道,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自義。
再說說如此一來,我們如何看待將士和戰爭——
我們為帥要珍惜漢家子弟,要把孩子們當做自家子侄,這些能夠收攏人心,能夠端正我們軍事行動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