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太極殿。
早朝。
整個大殿上,一片陰霾。
李二問道:“侯卿家,可有幽州的消息?”
侯君集面色為難,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自秦將軍十日前從涿州送來消息,便了無音訊,還有,兵部派出了一共二十多波人馬,前往幽州打探消息,可到現在,一人也沒回來,也不見飛鴿傳書,就連以往一直和朝中飛鴿傳書的涿州刺史劉文通,也不見了動靜……幽州,好像是與世隔絕了一般。”
“完了!”
“大事不妙啊!”
“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是啊,幽州乃是盧氏的地盤,盧氏蓄謀已久,明面上有二十萬大軍,只怕已經有百萬之眾了,秦將軍只有三萬人馬,寡不敵眾啊。”
眾人聽了,全都驚慌失措,議論紛紛。
李二再次問道:“可有杜荷和蜀王的消息?”
侯君集搖搖頭。
有人說道:“以臣看,杜駙馬和蜀王殿下,只怕是已經以身殉國了,盧氏十二萬大軍包圍范陽縣城,杜駙馬和蜀王殿下就算有翅膀,也飛不出來,請陛下節哀!”
“節哀!”
“請陛下節哀!”
“杜荷是個好孩子!”王珪擦擦眼角的淚水。
陳叔達點點頭:“是啊,我以前一直不喜歡杜荷,但現在,我佩服他是條漢子。”
“我大唐,最缺的就是這等勇士。”
一時間,大殿上悲哀的氣氛格外濃重。
李二站起身來,說道:“蜀王是朕的兒子,他死得其所,他是為了李氏的江山而死,沒有辱沒祖宗的臉面。杜荷……朕對不起克明啊……”
他看向人群中。
最前方,卻是空了一個位置。
杜如晦已經有好幾日沒來上朝了。
李二頓了頓,繼續說道:“朕決意封杜荷為平國公,諸位意下如何?”
“臣等無異議!”
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李二點點頭:“中書立即草擬敕旨,這就下旨吧。”
房玄齡答應道:“是,陛下。”
李二又說道:“諸位愛卿,盧氏謀反,看來非同小可,接下來,朝廷必須有應對之策。鑒于此,朕決定再頒發一道旨意,凡我大唐子民,愿加入軍中,鎮壓盧氏叛軍者,可憑軍功獲得封賞,任何人,不論貴賤,殺敵一人,獎賞百貫,殺敵十者,獎賞千貫,殺敵一百,封為九品將軍,殺敵一千,封為八品將軍,收復一縣,封為六品將軍,收復十縣,封為五品將軍,加封男爵,收復幽州城者,封為四品將軍,加封子爵……諸位愛卿,你們以為如何?”
軍功爵這一制度,自秦創立以來,歷朝歷代都在沿用。
當然,打天下的時候好用,等到天下平定,慢慢也就淡化了。
自打李二陛下登基以來,已經沒有如此豐厚的獎賞了。
如今李二陛下再次提起,卻是心情迫切地想要解決盧氏叛亂。
在這個關頭,沒有人反對。
一致通過。
不多時間,兩道敕旨就下發了。
第一道敕旨是封杜荷為平國公,食邑三千戶,爵位世襲。
第二道敕旨是頒發獎勵郡公的敕旨。
兩道敕旨很快在長安掀起了軒然大波。
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
“杜荷死了!獲封平國公。”
“可惜啊……”
“我要去參軍,要發財了啊!”
類似的議論,不斷地在長安城的街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