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錦薇留下的,其實是一封離家出走的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杜錦薇覺得自己長大了,小小的長安城,已經容納不了她。
正好,夢幻集團與高句麗合作,派出大量人馬去高句麗。
杜錦薇在長安時,時常找高句麗的使臣們聊天,對高句麗很好奇,于是她決定去看看。
信的結尾是兩句話:
爺爺,你不要罵我!
二叔,你一定要理解我。
……
杜如晦直跺腳,吩咐道:“老傅,趕緊派快馬,去追高句麗的使團,一定要將錦薇追回來。”
老傅剛要去安排,卻被杜荷給阻止了。
杜荷說道:“爹,不要白費心思了。”
杜如晦好奇問道:“為何?荷兒,你大哥去登州前,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讓你照顧好錦薇的,現在錦薇離家出走去了高句麗,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大哥能饒得了你嗎?”
杜荷搖頭,解釋道:“爹,我并非不擔心錦薇的安危,只是,現在派人去追,已經晚了,以錦薇的聰明才智,難道她猜不到咱們會派人去追使團的車馬?她必然不會現在就去與夢幻集團的人馬匯合。”
杜如晦一愣。
他也覺得杜荷說的有道理。
杜錦薇雖然只是個孩子,可智商卻近乎妖孽。
就算朝中那些老謀深算的大臣加起來,也未必是她的對手。
杜如晦沉思道:“她多半會提前到高句麗與大唐的邊界上等候,因為,她沒有通關文書,邊關的士兵不會讓她出去,高句麗那邊,也不會放她進去的。”
杜荷哭笑不得地說道:“爹,你還不知道吧,錦薇用了三天,就把蜀王那一手刻印章的技術學了去,她要是想造一份假的通關文書,簡直易如反掌。”
杜如晦瞪大眼睛,語氣沮喪地問道:“這么說,是追不回來了?”
杜荷點點頭。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這孩子,太不讓人省心了!”
“……”
杜如晦猶如一只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
老傅也跟著著急。
杜如晦一回頭,卻看見杜荷坐在椅子上,正在氣定神閑地喝茶,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荷兒,你在干什么,你侄女失蹤了,難道你一點都不著急嗎?”
杜荷氣定神閑地說道:“爹,錦薇還小,她這兩年,過得太順了,一進長安城就被封為晉陽郡主,還成了皇后的干孫女,簡直是一帆風順啊,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這次正好,讓她去高句麗,吃點虧,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她以后就不會那么自打了,知道謹慎行事,三思而行……”
杜如晦愣住。
他感覺,這句話有些熟悉。
頓時,他的臉就黑了。
這不是我剛才訓杜荷的話嗎?
好小子,竟敢反手教訓我?
“你給我起來……”
“老傅,家法伺候!”
杜如晦大聲吼道。
杜荷急忙起身,一溜煙跑了,并喊道:“爹,我想起來,我禮部讓我今日去當值,我先走了。”
“逆子,你給我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