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離開,王虎打開車門,先看駕駛室。
方向盤、儀表盤、座椅全都一塵不染,顯然之前蒙著罩布,因為有人購買才掀開,塞著空調通氣孔的泡沫還沒拆下來。車內改裝不多,地板、座椅皮革都是原裝,后排能躺臥的座椅被改造成雙人座位,旁邊開了一道通往后車廂的銀色金屬門。
打開進入后車廂,四層硬質車廂,密封恒溫帶空調,迎面就是一條過道和左右兩排大木架。木架兩層前后有凹槽,一看就是用來擺放木桶,布局和酒窖一樣。王虎數了一下,前后能擺放24只木桶,立刻搖頭。
這簡直就是個外行,像他這么跑運輸得虧死!還好金融風暴來了,否則車主人可能連葡萄園都保不住。
這是說真的,象他這種追求穩妥的農場主,沖動一次就夠了,肯定是自己先買輛卡車探探路。由于歐洲普遍彌漫的文藝氣息,他的做法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如果木桶裝葡萄酒能送到家中,車主人還能倚在卡車邊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介紹專業知識,哪怕只為了橡木的香氣和主人帶逼格的說明,很多人都不介意多支付一筆錢來為情懷買單。
然后就是擴大規模,雇更多司機,買更多卡車,銀行貸款……一路沖向破產。因為這不是個具備擴張性的小市場,何況還有白葡萄酒這個品牌限制,又不是亞洲土豪最愛喝的82拉菲。
王虎從外到內檢查了一遍,車子沒什么問題,尤其是變速箱和發動機都換成頂配,完美體現了一個不差錢的卡車愛好者是怎么糟蹋錢的。
只要再更新一下GPS導航,再拆掉后車廂那堆木架子,這輛車能完美契合他的需求。
關上駕駛室門,從內部鎖死后車廂的大門后。王虎從背包中摸出一個和西門子工業監視器一模一樣的東西。
無論是半球形深黑色有機玻璃罩,可多方向靈活轉動的探頭,還是下面連接的方形金屬盒子底座。甚至就連表面印刷的藍綠色“Siemens”商標,都一模一樣。
論造假,王虎是認真的。
往駕駛室的屋頂一吸,磁性底座牢牢固定在車頂上。
“完整性檢測儀,啟動”,王虎說。
隨著“滴”的一聲長鳴,深色玻璃罩忽然轉變成透明的藍色。內部表面是探頭本質是射線束發生器的設備朝外射出一股藍色光束,極快的對整臺卡車作為整體進行掃描。
仿佛科幻般的場景,駕駛室上方出現一個半透明的藍色卡車影像,隨著掃描不斷完整。
最終隨著第二聲蜂鳴,掃描結束,玻璃罩變回深色。唯獨那個卡車的全息影像保留下來,上面除藍色外,還有密集的紅點,每一處都能放大。
“發現四十七處漏點需要密封,請盡快處理。”
果然,檢測得比想象中還要嚴格。車廂上的漏點還算合理,發動機上居然也檢測出“漏點”,哪怕所謂的漏點是納米級的,仍然讓王虎這個合成人無法接受。
“真是,民用的也就只能這樣。”他拿起手機撥通了弗雷德里克的電話,“弗雷,東西沒問題,付錢吧。”
PS:睡了14個小時,狀態恢復,后面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