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角色演活,其實是一件很簡單,也很不簡單的事情。
說簡單,是因為只需要讓這個角色的言行,能夠完美符合劇情邏輯,并且給這個人物幾個高光的點,觀眾自然一看就忘不掉了。
就比如老花常開的孫悟空。
形象怎么立得住?
并不是一聲“俺老孫”喊出來,這個角色就立住了。
而是要把這角色演出曾經大鬧過天宮的狂,被如來佛祖壓了五百年的怨,跟唐僧取西經的急,才叫孫悟空。
說不簡單。
也就是在這兒了。
要把那勁兒演出來,有一萬種的表現形式。角色的內核吃不透,選擇的余地可能就耍棍子,呲牙瞪眼睛那么幾種。
但是吃透了……就隨便開花。
《炒冷飯》里父親這個角色,李世信已經吃的透透的了。
都市類情感類的電影和話劇不一樣。
在話劇之中,角色需要最最能體現出人物性格和劇中處境的方式來進行動作和臺詞的演繹。所以如非挽救演出事故,輕易不能改。
但是這種都市類的電影,李世信需要的僅僅是把這個角色立住,讓人看過之后記憶深刻,把這個父親的形象扎進觀眾的心里就算成了。
在參加《練習生》的節目閑暇之余,李世信就在鉆研這個角色。
按照劇本中的體現,這個角色就是個有些懼內,但對女兒能發自心底寵愛,并且有素質有素養的一個老知識分子形象。
他心里,已經把整個電影過了一遍。不光是在電影的劇情之中,在電影的劇情之外,他也在聯想這個角色。
比如這個角色,在女兒不在家的時候,他和老伴相處會是什么樣子?比如在平時的生活中,他的為人處世是個什么態度?再比如這個角色如果不用劇本中的方式,還會有什么樣的動作和語言體現?
這些看似無用的聯想,其實就是豐富這個角色的過程。
將這些可能性在心里找到答案并化成形象,這個角色就有了精氣神了。
有這么一個活的形象在心里,臺詞也好動作也罷,就是隨手拈來的事情。
說的玄乎點,叫一技破萬法。
說的實在點兒,就是身上有活兒。
李世信和別的演員不一樣,從困在老人的身體里到現在,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是他自己爭取到的。
每一次的演出機會,每一個角色,對于他來說都是來之不易。
所以玩歸玩逗歸逗,演戲這塊信爺從不不禿嚕扣。
這種認真,打動了司南。
下午的三場戲,都是家庭內景。李世信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給整個劇組的工作人員和冉子彤實力上了一課。
等到了晚上八點多收了工,李世信就被司南單獨叫到了一旁。
“李老師,上午的事兒您別忘心里去。這段時間我的壓力有點大,情緒上有些不穩定。跟這兒,我給您賠個不是了!”
面對的司南跟自己鞠躬道歉,李世信淡淡一笑,將人扶了起來。
“司導這話說的重了。都是為了工作,這點兒小事還值得您掛在心上?過去了!”
看著李世信臉上笑瞇瞇的樣子,司南嘆了口氣。
要是所有的演員都是這樣,那導演,得是多省心的一行當?
“李老師,您今天這三場戲,我服了。”
伸出大拇指,司南再次來了句彩虹屁。但是隨即便將新版的劇本從馬甲里掏了出來,有些尷尬道:“我有個不情之請,李老師,您能不能幫著看看,現在這個劇本還有沒有能改動的地方了?”
見李世信沒接,司南臉上的尷尬更甚:“本來應該是劇組編劇過來找您的,但是他們有點拉不下臉。李老師……”
聽到這話,李世信抿嘴一樂。
但是卻搖了搖頭。
說實話,這三場戲下來,他對自己的表現也就只能打個一百分。
因為劇情已經被此前的改動搞的亂七八糟,帶著鐐銬跳舞,李世信靠著自己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理解,才做到看似舉重若輕的地步。
開拍之前他已經大致的看了劇本,因為此前的種種改動,整個故事的走向,其實已經崩盤了。
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在現有的這個框架之內,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畢竟《炒冷飯》里,有很多看似和主線劇情無關的橋段都是不能改的——都特么贊助商的植入。
想要改,那就要涉及到劇組團隊重新和贊助商團隊進行溝通,規劃廣告文案,那可就是個大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