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魯迅——《吶喊,自序》”
隨著畫外音落定,屏幕上的鏡頭視角漸漸拉升。
《自序》的字體變得微小模糊,墳旁的燭光也漸漸微弱。
遠方的太陽,卻已經徹底的躍出了山頭。
那正值壯年期的恒星,徹底照亮了這座逼仄貧窮的山村,這片五千年薪火相傳的古國,這個生命已經生存了千百萬年的,星球。
電子大屏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廣袤宇宙中那顆蔚藍的地球。
全劇,終。
隨著那一個“終”字浮現在畫面之上,劇場內全體觀眾沸騰了!
嘩!
積蓄了一整場話劇的掌聲,在這一瞬間直沖屋頂!
就在這一片狂熱的掌聲中,李世信帶著所有的參演人員和幕后,大步走到了舞臺之上。對著臺下和直播攝像機前的觀眾,鞠躬謝場。
和李世信一同出現在臺前的,還有藝術學院的學生樂隊。
在掌聲中,樂隊很快的擺好了架勢。
一陣悠揚的提琴前奏,就那么緩緩流淌了出來。
隨著前奏響起,觀眾席中一個個年輕的在校學生,一個個已經不再年輕的畢業校友,默默的站起了身,點亮了手中早已準備好的蠟燭。
“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里或在對岸里或在對岸。
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
放過對錯才知答案,活著的勇敢。
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
一首旋律極為優美的歌曲,在現場千余名學生的合唱下,有著別樣的溫柔。
此時,舞臺上已經定格的電子大屏幕,再次浮現出了畫面。
那是自一九九八年,孫一鳴就任榮傳校長之后,所有的影像資料;有的,是他在開學典禮上迎接新生的發言畫面。有的,是他在食堂中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和生活問題時學生們的偷拍。有的,是這個年逾七十的老人,邁著大步追趕小樹林中的情侶,被學生們當成段子的投拍。更多的,則是一幅幅畢業時,孫校長為學生們帶上博士帽的照片......
這些照片的年代不一,清晰度不一,但是一張張一段段,都伴隨著自97年之后每一屆學子的記憶。
“在心碎中認清遺憾,生命漫長也短暫。
跳動心臟長出藤蔓,愿為險而戰。
跌入灰暗墜入深淵,沾滿泥土的臉。
沒有神的光環,握緊手中的平凡。
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隨著歌聲的終結,舞臺上的屏幕,最終定格。
謹以本劇,向每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每一個為教育事業貢獻青春與生命的人,每一個為延續文明,將薪火傳播給下一代的個體,致以最高的敬意!
《鄉村教師》,真-全劇終。
“謝謝,謝謝......”
臺下,看到眼前的一幕,老淚縱橫的孫一鳴攥著王友德和周維明的手,顫抖著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看著現場那些年輕的面孔,深深的鞠下躬去。
滴!
獲得附加【感動】的喝彩值,124213點!
滴!
獲得喝彩值,192911點!
舞臺上,被燭光照亮的李世信,耳邊響起了兩聲系統的輕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