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想到,在電影的背后還有這么多的艱辛和曲折。更難得的是,能在這么多的曲折之下,為我們貢獻了《橫空出世》這么一部經典的電影。”
“我們的主創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橫空出世》這部勢必將載入電影史冊的獻禮巨制。我想,二位也是被我們和武器研發的先輩們精神所感,所以我們在電影中,也無時不刻能感受到老一輩科研攻堅人員和協助研發的軍人們以身許國,以身報國的崇高信仰。”
“好的。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天舞臺上為我們帶來的《橫空出世》的經典片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國家話劇院的導演和演員團隊!”
在和導演編劇聊了一番電影創作立項到開拍的經歷故事之后,便直接引出了橫空出世的創作背景,邵佳介紹之后,橫空出世的第一段話劇,便就開始;
電影的幕后故事足夠精彩足夠煽情,節目進行到這,訪談這一塊有將近二十分鐘。
央視直播客戶端評論區里,反響非常強烈。
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國話出品的《橫空出世》片段,開始了;
話劇開始就是通過兩個場景,介紹了兩位主人公——陸光達和馮石。
接到任務的陸光達在家中和妻子告別,當妻子問拿什么衣服的時候,陸光達沉默著,最后說帶上四季的。意識到丈夫此行可能會很久的王茹慧,為丈夫準備了一年的咖啡。
另一面,剛剛從抗美援朝戰場回到國內的馮石接到了上級的召見,面對上級帶隊建設基地搞和武器研發項目的命令,面對一沒條件,二沒專家,只有人手可勁兒用的情況,馮石兩眼一抹黑,不愿接受這個任務。
直到陸光達出現,得知這位從麻省理工回國的專家擔任項目科研總負責人之后,馮石才接下了任務。
而后,就是眾人奔赴敦煌,在艱苦條件下建設基地,克服饑荒困難,排出技術難關,最后陸光達拖著病軀帶著團隊最終蘑菇蛋研發成功。
節目是一個半小時時間,留給這段話劇的時間是四十分鐘。
可這四十分鐘的話劇還沒有演完,評論區里的吐槽就匯成了一片;
“這話劇......你說他尊重原著吧。電影里面戈壁灘上馮石將軍動員全體官兵挺直腰桿子,搞出蘑菇蛋的**場景沒有,陸光達和馮石困境之中對話,馮石將軍怒懟美帝,舍我其誰的場面沒有。你說他不要尊重原著吧......演的還是那么回事兒、嘖,沒法評價。”
“年輕一代的明星演員翻拍經典電影,總感覺火候不夠。特別是在話劇舞臺上,欠了那么些火候,就總感覺好尬啊......”
“這一期的話劇感覺不太好,相比于第五期李家洛老師演的焦裕錄,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兒、之前看《橫空出世》電影的時候,幾次被劇中人物感動的涕淚橫流,但是話劇......算了吧,心中毫無波瀾。”
“也不能說是演員的問題,到底還是話劇題材限制。這部電影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那些壯闊的場面,話劇舞臺就是再高科技,也沒法做到電影的空間縱深。一部聲勢浩大的電影,話劇翻出來忒小家子氣。演員們其實都很賣力,但是真的......還不如讓程國清導演和彭繼彪編劇多說一會兒了。”
“談不上失望,只能說是太中規中矩。話劇從頭到尾沒有什么亮點,原片里的精彩鏡頭都沒有呈現。感覺......倒不如放原片來的更痛快一些。”
就在這一片吐槽聲中,話劇,終于進行到了最后一幕。
“公元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圓子蛋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火藥的民族這個在黨的領導下站立起來的民族,終于用現代科學的雷霆,證明了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隨著一陣旁白,所有參演的話劇演員,集體走到了臺前。
一名劇中將軍扮演者脫下了軍帽,望著臺前動情的說道:“隨著這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可以訛詐中國,威脅中國!”
他這邊話音剛落,一位科研人員的扮演者便站到了他的身邊:“為了改變中國國防科技的落后局面,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
馬上,另一位主演又站在了舞臺之前:“為了中國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陸光達的扮演者張凱也上前一步,站成了一排:“作為一名中國科學家,能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我,無上光榮!”
馮石的扮演者劉源,也跟隨者腳步,走到了舞臺之前,眼含淚花道:“作為一名軍人,能夠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我!無,上,光,榮!”
幾位主演說完,參加話劇的全體演員一起,振奮的說了整劇最后的一句臺詞;
“作為一名中國人,能夠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我們,無上光榮!”
在一片打了雞血般的煽情之中,話劇舞臺上的燈光,逐漸熄滅了下去。
趙瑾芝家的院子中。
看到這一幕,在絢爛的陽光和略有些燥熱的大晴天里,李世信渾身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