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袁成坦然望向自己眼神,臺下的李世信笑了,他抬起了手。
啪。
他輕輕的拍了拍巴掌。
嘩!
看到這一幕,全場的掌聲響起。
微微對臺下鞠了一躬,袁成開口了。
“在所有的作品中,我意向中的最佳作品,非《霸王別姬》莫屬。”
“這一部話劇,以小豆子既程蝶衣這個角色的視角為主,講述了他和他所認識的人的一生的故事。而他的故事始于一個謊言,即‘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他雖然長得像女生,但不是天生就有自己出女性的性別認同。
他反抗,卻被周圍人所否定。于是在他接下來的一生中,就是以這句話為念從一而終。直到最后意識到自己一生生活在謊言之中,他拔劍自刎讓自己以女性的身份毀滅在了自己的戲劇之中。
從結構上看,這一出戲非常簡單,它就是說蝶衣,小樓,菊仙三個主要人物的愛恨情仇。但是結合時代的背景,這是一個飽含了人性,時代與命運的非凡故事。
而讓我最震撼的,則是戲中每一個塑造出來的角色。回頭看來,蝶衣,小樓,菊仙,小賴子,關師傅,袁四爺,小谷子,這幾個主要人物是如此的典型,以至于我們幾乎能夠看到一般人在面對自己最初的理想時,有可能做出的不同選擇,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現實中大部分人是蝶衣,袁四爺,小賴子甚至是小谷子,少有人能有蝶衣這樣的從一而終。
這是一種事實,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社會一日日的不同,壓力和阻力也一日日的有大有小。所以這個世上少有蝶衣無可指摘,卻又更無甚可訴說與驕傲。回頭一想,為什么那些離開了,背叛了楚霸王人的許多人,沒有任何故事把他們記錄下來呢?
他們中間可能有王公貴族,智者勇士,但他們都被忘記了。為什么最后,只有那一匹馬和那個為霸王斟酒的叫做虞姬的女人被長久的歌頌呢?我想,人們在心里是喜歡從一而終的忠誠的。
人縱有萬般能耐,但終究敵不過天命。這就是這部戲劇在我看來恰如其分的二義性,歌頌,與惋嘆。嘆惋的是,從一開始虞姬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歌頌的是,這種從一而終的忠誠,因著他命運的悲劇得以綻放。
而這種嘆惋和歌頌的二義性,正是中國人最喜歡的悲劇形式。
也是只有中國人才能看得懂的悲劇形式。
所以我說,這一出戲,是只有中國人能看懂,并且能拿出來和其他任何國家任何形式的悲劇藝術相對位的作品。
我這一票,投給《霸王別姬》。”
隨著袁成最后一句話說完,他按下了面前的推薦票選項。
看著電子大屏幕上,那率先奪得一籌的《別姬》,所有的評委,默默的將手按到了桌上。
看著那九票全票通過評委會決議的結果,主持人拿起了話筒。
“好的觀眾朋友們,那么第一屆谷明坤話劇獎最佳長片獎的得主是......《霸王別姬》,李世信及他的團隊!”
隨著一片掌聲,李世信微微一笑。
他看了看舞臺中央,那一尊水晶基座,上面鑲嵌著一塊手形純金的獎杯。沒等主持人要邀請,他走了過去。
拿起獎杯,對著現場觀眾和所有直播網友的面,摔在了地上!
嘩。
在一地破碎的水晶中,他揀起了那一坨變了形的純金,隨手扔給了大眼睛眨呀眨的安小小。
“明天賣了,買牛肉干吃。”
在一片詫異的目光中,安小小顫抖著小手,緊緊的將自己的伙食捧在了懷里。
“謝謝老師的純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