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發布《只要愛》第一部分的時候,李世信其實就已經明確的和網友們說明了,這部電影和自己以前作品不一樣——并不是像以往在網上連載,而是要進電影院上熒幕的。
其實別看評論區里一群沙雕網友鬧得歡,花式催更李世信。吵著鬧著讓李世信更新后續內容,但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催更已經成為習慣,純屬是逗悶子的。
根據權威機構研究證明,其實催更這件事情也是會上癮的。其興致大致就跟去菜市場買菜差不多,你便宜不便宜是一個方面,但是砍個價肯定是沒毛病的。
萬一老板(zuozhe)給打折(jiageng)了呢?
不打折是常態,但是萬一打折,那不就是驚喜?
道理一樣的。
評論區中的大部分網友都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李世信的新作品正在拍攝,上映在即。干等著也是等著,不如水一水催個更。
但是誰也沒真想著,李世信能把《只要愛》的后續部分繼續放出來。
所以當李世信附加著一段視頻的動態出現在微博之時,正在評論區里面賣萌打滾花式催更的網友們,炸了!
“臥槽!不是說要上院線的嘛?之前放出來的部分,加上這個部分,時常二十多分鐘了啊!這特么小半個電影都要放出來了!”
“信爺牛逼~(破音)!“
“這特么不會是想在電影上映之前把內容都連載出來吧?信爺,你特么不要票房了啊?”
“噗!我就是習慣性催更,你看我早上起來在被窩里呆了一天了,閑著也沒事兒,我牙還沒刷呢……信爺您這禿然就更新,我特么很慌啊!不會是您老覺得電影上映了也是撲街,然后自暴自棄了吧?”
“前面的,你瞧瞧說的這是人話嘛?信爺本著不為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把自己辛辛苦苦拍出來的電影放出來給咱們看,你特么還說風涼話!其心可誅!小聲BB:我也覺得《只要愛》這種劇情類電影票房不會太好。”
“我擦、一群沙雕,催更催了好幾天,信爺不論是手抖還是老年癡呆犯了,發出了后續視頻你們居然還有心思在這瞎逼逼?不管你們這群沙雕了,在下先擼為敬!”
“沙雕們還在逼逼,聰明人早已點開了視頻。”
在評論區一片沸沸揚揚之中,第一批聰明人已經進入到了《只要愛》的第二幕劇情之中;
承接自第一幕中李大智收養了棄嬰的劇情,第二幕的故事,主要說的是大智養育孩子的情節。
一個智力只有七歲孩童程度的人,就連自己活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為身邊的其他人制造一萬噸的麻煩,就更別說養育一個孩子了。
李大智抱走了嬰兒雖然不符合規定,但是面對現實的問題,社區居委會和周圍的人也都默認了這個事實。
用肥哥剛剛給自己發放的工資購買了一大堆的奶粉和嬰兒用品之后,李大智回到了家中。
那是破舊的福利院旁,一間坐落在幾個筒子樓之間的違章建筑。
它是那么的狹小,突兀,一如就不應該存在這個社會中的李大智一樣。
逼仄的房間內,四個智力低下的人看著吃飽了奶粉安然睡去的嬰兒,眼睛里露出了一絲絲的癡迷。
“她,她好小……”
“嗯、還沒有丁丁,以前福利院的阿姨也沒有丁丁。我說她沒有丁丁,她還生氣的打了我。”
“她,她可能覺得你有她沒有,所以,所以很惱怒吧。”
“你們,兩個智障。男人才有丁丁,女人就沒有。比起這個,我,我們給她取個名字吧,我們都,都有名字。我叫小聰,你叫長生,你叫德福……我們都有名字。”
“是的,她好可憐,連丁丁都沒有,所以她要有個名字,不能連名字都沒有。”
“叫什么?”
在四個人圍著嬰兒,絞盡腦汁的想著名字的時候,那老式電視機里,正在進行著一檔選秀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