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之中。
看著一群沙雕網友在自己的評論區里又又又又又一次開始了,李世信無奈的撇了撇嘴角。
搞一波林崗仁,他是認真的。
電影雖然前期因為自己的騷操作把斗手落下了水,宣傳確實不輸正常的電影宣發。但是自己的這一波操作,是不成系統的。
一部電影的宣發可不僅僅是上映前的宣傳,它更包括了電影放映期的造勢和炒作,說白了就是拍的好了有人吹,拍的不好有人吸引話題讓觀眾知道這部片子繼而拉高票房。
但是斗手平臺,顯然不能完全的承擔這樣成體系的宣發攻勢。
林崗仁突然砰瓷兒自己,拿《只要愛》說事兒,李世信明白這也是一種為他自己作品的炒作行為。
而現在信爺的所作所為,秉承的......也正是這個流程!
你消費老夫,憑什么就不能讓老夫也消費消費你丫挺的?
“寇可往,吾亦可往!”
深深的看了眼網友們大片大片的質疑和勸慰,李世信冷冷一笑。
默默的,他打開了網頁,在知網上找到了那一份塵封已久的紀實通訊稿。
通訊稿的標題,叫做《一次不為人知的珠峰探險》!
通訊稿的原文不長,模糊的鉛字掃描圖片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正如它的標題那樣,這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簡單到令人發指。就連那僅有的兩張模糊的黑白照片配圖,也顯得平平無奇。
但隨著李世信的目光跟著這樣的簡單的行文和配圖慢慢移動,一副瑰麗磅礴,銘刻著征服天險,民族大義的壯闊畫卷,已經在李世信的腦海之中徐徐展開!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世信放在桌子上的電話突兀的響起,打斷了他腦海中已經成型的構思。
電話是朱佩琪打來的。
“老板,我們六十多個人緊急突擊,已經把所有我們知道的,符合你要求的影視片段資料搜集完畢,發送到你的郵箱里面了。”
“好。”
聽到這個,李世信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掛斷了電話。
此時,李世信的微博之中,隨著事件的發酵,評論區已經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