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微光投射在珠穆朗瑪峰那海拔高達8848米的山頂,也照亮了三個已經麻木,只靠著一個信念機械前行的身影。
沒有激動相擁,也沒有喜極而泣。
精疲力竭的三人只是平靜的將五星紅旗,穩穩插入了冰面。
站在那世間絕美的風景之巔,他們沒有逗留許久。
因為在腳下,還有一個生死未知的戰友,在等待著他們。
最后,王富洲采集了九塊巖石標本和雪樣標本,三個開始下山。
行至海拔8700米時,三個人看到了站在雪坡上向他們揮手致意的劉連滿。
在這一刻,完成了這個世界絕大部分人都未曾完成過的壯舉,且在這個過程中從未氣餒退縮的漢子,這一刻卻淚如泉涌。
只因為此前命懸一線,隨時可能死去的劉連滿手中,此時正高高的舉著一個罐子。
那是......上山時三人為他留下救命的,氧氣瓶。
那看起來沉甸甸,似乎從未用過的氧氣瓶。
四個人興奮的相擁而泣,在共同享用了那瓶劉連滿用生命節省下來的氧氣之后,繼續下山。
就在四個人返回了營地的第二天,珠峰的天氣驟變。
而此時,正在南坡攀登的印方登山隊,因遭遇大風雪不得不鎩羽而歸。
這一局,我們贏了。
視頻的畫面中,一連串老舊的報紙新聞,在所有已經淚光閃閃的觀眾面前劃過;
《中國登山隊創造珠峰攀登奇跡!》
《<中尼邊界條約>正式簽署,兩國歷史遺留邊界問題徹底解決!》
一份份承載著歷史的新聞所包含的,是那一整代攀登者們的犧牲與付出。
不知不覺間,視頻的進度條已經走到了最后。
李世信那充滿了磁性的旁白,也再次響起;
“中國人的攀登精神在征服著國際的同時,也影響著國內的登山者們,創立著不朽的傳承。十五年之后的一九七五年,中國登山隊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再次從北坡登頂。并創下新的世界記錄,這一次登山時,隊員們接住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臺階最難攀爬的巖壁上,架起了六米長的金屬梯,世人稱之為——中國梯!
這架歷經風雪的中國梯,承載著中國人探險珠峰的壯烈歷史,也見證著中國第一代登山隊員征服珠峰的艱辛與無畏。它不僅將天阻變成了通途,更彰顯著大國的氣度與尊嚴。
領土完整,不可侵犯。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李世信剪輯作品——《攀登》。
全片,完。”
隨著視頻在最后一秒定格,無數個屏幕之前的觀眾,默默的攥緊了雙拳。
評論區中,一片沉默。
足足過了許久,一條評論,才刷新了出來。
“牛,批!”
隨著這一聲發令槍般的評論,互動區......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