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頭喜歡!
默默地給那些去坑親友的沙雕評論挨個點了贊,李世信關掉了自己的微博。
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到八點,李世信便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將電腦設備關掉鉆進了辦公室角落里那張睡了足足兩個多月的行軍床。
沒辦法,這一段時間的事情太多,而且電影進入后期制作部分,說不上什么時間哪個環節就有問題。
作為電影總導演,李世信只能用盯梢的方式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作戰,以保證電影的制作進度。
可是就當他鉆進被窩準備在工作室睡最后一晚,然后明天回張碩那邊好好的洗個澡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他的手機卻再次彈出了一個推送提醒。
看到那個推送標題,李世信眉頭一挑。
推送什么內容?
很簡單的一條——《異星覺醒》發布八分鐘超長預告片,高能劇情刺激連連!
哦吼?
看到這條推送,李世信不禁勾起了嘴角。
有意思。
老夫這才剛剛放出了中秋主題預告片,這邊就跟進放出了一個超長預告。
這是......鐵了心要跟老夫來個王對王了?
其實對于《異星覺醒》李世信這一段時間都沒怎么關注。
因為按照他的想法,電影也好,歌曲也好,亦或者是文學作品也好,同類之間在市場上是并不存在絕對競爭關系的。
不是說消費者看了《流浪地球》就非得不去看《異星覺醒》,反過來也是一樣。
其實做電影也好,寫小說或者做音樂也罷,真正的競爭對手永遠都是創作者本身。
只有不斷的去了解目標觀眾,不斷的去深耕市場,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不斷的讓作品更加有誠意,才能真正的贏得喜愛,贏得票房,贏得名望!
真正說在網上因為兩部片子撕來撕去,不肯罷休的,其實是很少的一部分觀眾。
大部分中國的觀眾都是寬容而又隨性的,他們更加在意的,是一部電影作品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有沒有讓自己期待的情緒調動,有沒有強行喂屎。
只要滿足情緒調動,而且導演和演員不喂屎,他們并不會很嚴格的在意哪部片子比哪部片子哪里更好。
這一點,其實非常的可愛。
所以對于《異星覺醒》宣發團隊的步步緊逼,李世信頗有些無奈。
默默地,他打開了《異星覺醒》的宣傳片。
仔仔細細的將視頻看了一遍之后,撇起了嘴。
此前他還以為可能是這部片子和自己前一世所知道的那個《LIFE/異星覺醒》重名了。但是將預告片劇情看了一遍,他確定兩者的劇本是一樣的。
有部分差異,但是不大。
說實話,這種封閉空間+怪物的模式,并不新奇。
好萊塢的經典套路,幾十年前就一直在用。用編劇的行話就是“怪物盒子模式”,意思就是把一群主角,放進一個有怪物存在的封閉盒子里,讓他們與怪物之間展開廝殺與逃亡,通過不斷的提高懸念來刺激觀眾的感官。
而這部《異星覺醒》和此前好萊塢《異形》系列的唯一改變,就是在視覺技術上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
作為電影從業者,李世信不得不承認,《流浪地球》的特效水準,和《異星覺醒》這種代表了好萊塢電影工業最高標準的作品,還是有差距的。
這三個多月,李世信親自把關了《流浪地球》的每一幀制作。一些場景做出來的效果,確實已經達到了國內頂級特效團隊的最高水平,但是因為數字制作技術的限制,最終也就只能湊合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