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廳內,看到電影剛剛起了個片名便掀起了如潮水般的掌聲,趙瑾芝微笑著看向了一旁的李世信。
見左右觀眾的注意力都放在大熒幕上,她微微的側身了過去。
“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
成就感?
李世信眉頭一挑。
呵,這算是哪門子成就感!
男人的終極成就感,難道不是妻妾成群還金槍不倒?
“還行吧,馬馬虎虎。”
騷騷一笑,李世信聳了聳肩膀。在趙瑾芝鄙視的目光中,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大熒幕上。
那里,《流浪地球下》的劇情,已經正式展開;
隨著標題漸漸淡去,一個通體橙紅,散發著無盡威嚴與能量的恒星,出現在了屏幕的上角。
就在所有的觀眾震撼與宇宙背景下那恒星的威勢之時,一架機體上用中文標示著“觀日-甲-202”代號的衛星,飛快的從鏡頭前略過。
和遠處那不斷噴射著輻射,散發出光熱的恒星相比,它是那么的渺小與靈動。
在浩渺的太空之中,它就像是一個鋼鐵和石墨烯生成的精靈,孤獨而又忙碌的行進在只屬于它自己的軌道上。
可下一秒,意外發生了。
那圍繞著預定軌道高速行進著的衛星,突然撞到了一個不知何時出現在軌道上的,幾十倍大于衛星體積行星上。
強大的慣性,只一瞬間便那單薄衛星徹底的分崩離析。在沒有空氣存在的太空中甚至連一絲悶響都沒有發出,便于無聲中化作了一團碎片!
鏡頭,漸漸拉遠。
那將衛星撞碎的始作俑者,并非是孤單單的一個。
一個個冰冷的猶如死尸般的小行星,正在被太陽的引力驅使著,形成了一道道看不見邊際和盡頭的小行星帶......
再遠處,一個反射著太陽光的天體,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那個天體的名字,叫做水星。
和《流浪地球上》的故事起點一樣,《流浪地球下》的故事,依然開始于兩條新聞;
“今日,值流浪地球計劃施行八周年紀念日,聯合國際流浪地球計劃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基建委主任孫兆軍做出項目進度報告;在中國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雖然第二個五年計劃將將過半,但已經達成基本達成了計劃目標。
在過去的八年里,中國基建委攜下轄中建,中鐵,中鐵建,中交建,中能建五大建設集團及千余個分局,以及七百三十多家國際建設單位,動用人力共計1億三千萬名,圓滿完成了七千余座的赤道停轉發動機和九千余座推進發動機的建造工程。
地球聯合國際委員會秘書長阿爾金-奧耶夫在大會上稱贊;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也勢必影響人類的未來文明進展.......”
“中國航天總局今日公布;昨晚二十一時許,我國長征十五型火箭成功發射。據悉,此次發射的十五枚長征火箭將共計搭載184顆恒星監測衛星,進入太陽近恒星軌道。本次投送成功的184顆‘觀日丙’型恒星檢測衛星,已經是流浪地球計劃開始后成功投送的第三批。在匯入近日軌道后,它們將和109枚‘觀日甲’型衛星和318枚‘觀日乙’型測繪衛星一起,形成覆蓋恒星全角度的衛星觀測網,屆時我們將進一步及時且全面的偵測到太陽的恒星表面變化......”
隨著畫外音中女主播甜美的聲音,畫面中陰冷的太空視角被逐漸拉遠——直到一臺液晶電視的顯示器,呈現在了所有的觀眾面前,鏡頭完成了轉場。
“嘖!不好好寫作業,咋又看電視?關了關了!”
一直蒼老的手摸索著,找到了電視機的開關,啪的一聲關掉了電視。
一片土黃色的背景,新蓋起來的房子無一不在顯示著——這是李根稷的家鄉,李家村。
剛剛進門的李根稷看到眼前的景象,露出了兩排白牙。
八年的時間過去,讓這個當初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構想的科學家看起來衰老了一些。但是那一雙眼睛,卻似乎更有精神了。
“爸,我回來了。”
聽到兒子的聲音,瞎了眼的李老根身子一頓,轉過了頭來。
老根叔更老了,他的身子已經佝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