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排片還是少了,要是多點的話,估計也不會有這么多的抱怨。”
對于趙瑾芝的遺憾,李世信只能笑著搖了搖頭。
院線根據什么排片?
大部分人以為是口碑,是影片在觀眾那面的好感度。但其實......影響排片最大的因素,是宣發。
有的時候應援瘋狂排片的作品,不一定是什么大制作,但一定是肯花錢做宣發的片子。
就拿這一次的國慶檔來說,在第一部大火的情況下,《流浪下》也只拿到了全國18000場的首映排片。
但是宣發砸了一點二個億的《異星覺醒》,卻拿到了全國25500場的首映排片量。
院線電影不同于手機端,看的是人氣。院線排片基本上都是按照電影之前的宣發來決定的,宣發成本高排片就高,說白了;甭管你是不是爛片,只要錢到位排片就到位!
排片的時候李世信也參與了和全國院線聯盟的談判,就這18000還是他跟李倦兩個拼了老命,把《流浪地球》的優勢跟院線那面反復強調才爭取來的。
不然以五千萬不到的宣發成本,估計連一萬場都拿不下來。
“沒事兒,好菜不怕晚。早一天看晚一天看也缺不了肉不是?國慶黃金檔七天時間,咱們要是爭氣,首日票房拿高一些,排片的事兒自然不用操心。”
見李世信應付了自己一句便不再多言,而是將注意力放回了大熒幕上,趙瑾芝抿起了嘴來。
“你倒是想得開。”
她嘀咕了一聲,也看向了銀幕。
第一幕的劇情,還在繼續著;
電影的第一二幕,在結構上顯然是很大程度上照顧上部的觀眾。
在李根稷和李老根父子出場,以及電視新聞引出了流浪地球計劃的大概執行階段之后,視角馬上轉到了上一部中另外一個家庭——也就是喬萬里一家的身上。
距離流浪地球計劃施行八年之后,喬楚楚已經大學研究生畢業,并被委派到了國外對當地的行星發動機工程做援建工作。
“楚楚,下班了啊?”
宏偉而龐大的行星發動機前,喬楚楚摘下了安全帽。
對應面過來接班的同事笑著點了點頭。
她身后的巨星行星發動機墻體上,是用中英雙語書就的標語——團結一致,共建未來!
Uniteforthefuture!
那標語巨大而醒目,但是在打卡時看著那標語,喬楚楚的目光中,卻似乎并不篤定。
援建人員的宿舍都集中在一起,但是在回到宿舍的路途上,她需要經過一個當地人居住的街區。
看到她身上穿著的天藍色,標注著“中國電力”的制服,一些當地人的目光,并不友善。
顯然,標語是標語,現實是現實。
即使在危機之下,人類也并沒有完全的團結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