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傾軋,身為司令長官的薛岳就會有顧慮。
除非薛岳能像鐘毅那樣,常校長的面子都不給,否則他就不可能如臂使指。
所以,**各個戰區都在學彈性防御,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個戰區能夠學會。
所以,常校長就難免會生出別樣心思,鐘毅會不會藏了私?故意沒有說全?
常校長說道:“文白,說到這彈性防御,你覺得,真的有子韌說的那樣厲害?”
張治中搖了搖頭說道:“彈性防御是不是真有子韌說的那么厲害,卑職說不好,但是當初子韌在浙閩戰區的時候,還有現在在緬甸,這個彈性防御戰術的確是極具殺傷力,無論岡村寧次還是石原莞爾,都在這一戰術之下吃盡了苦頭。”
常校長蹙眉說道:“可我怎么覺得,子韌留了一手?”
“子韌留了一手?”張治中愕然道,“校長,這是不可能的。”
張治中啞然失笑,又道:“彈性防御的核心宗旨其實很簡單,就是不一味死守,當日軍進攻力度還能承受時,則守,當日軍的進攻力度超過一個臨界點,就絕對不再戀戰,毫不猶豫的后撤,但是要有序后撤,絕對不能形成潰退!”
“總之在白天時,就是撤退再撤退,等到了晚上再展開反擊。”
“通過夜間反擊,將日軍逐出陣地,恢復白天時丟掉的防線。”
“通過這個方法,將單純的防御戰,變成了跟日軍的拉鋸戰。”
“實戰已經證明,通過這樣的戰術,能有效減少我軍的傷亡,但是能極大的加大日軍的人員傷亡!”
常校長哼聲說道:“說起來是很簡單,做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
“這個倒是真的。”張治中深以為然,“別的不說,只是有序撤退這一條就極難,據我所知,各個戰區就只有少數幾個高級將領、少數幾支部隊能夠做到。”
聽到這,常校長便長長的嘆了口氣,鬧心啊。
……
這時候,在仰光。
王賡手拿一紙電報走進作戰室,向鐘毅報告說:“總座,剛剛收到第23集團軍電報,他們又一次打退了第18師團的進攻。”
“好。”鐘毅點點頭,又問道,“今天第幾天了?”
“已經是第十一天了。”王賡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日軍第25軍剛剛向帕本、達昆一線發起攻擊是在1月11號,而今天已經是1月21日了。”
“十天了嗎?”鐘毅點點頭,又道,“不出意外,石原莞爾的耐心應該已經快耗盡,接下來他肯定要轉移主攻的方向了。”
“這也是小鬼子的一貫伎倆,正面沒有辦法突破,就從側翼迂回。”王賡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如果轉移主攻的方向,石原莞爾會選哪里?”
“他能選擇的方向其實并不多。”鐘毅指了指地圖,說道,“一是從海路迂回,再就是從帕本和錫當的中間選擇一個突破口。”
“海路基本可以排除。”王賡道,“因為日軍第25軍已經在錫當河的東岸完全展開,這時候如果走海路,必須首先收縮兵力,石原莞爾他絕對不敢的。”
“關鍵是海路不保險。”鐘毅說道,“畢竟有英國皇家海軍。”
“那就只有一個選擇。”王賡說道,“從中間選一個突破口。”